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确定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深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肠鸣音消失

B三凹征阳性

C深浅反射消失

D眼球固定

E呼之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重型颅脑损伤深昏迷时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与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最不相关的因素是

A脑血管畸形范围

B性别

C血压上升的程度

D颅内压力的变化

E动脉瘤的大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其他原因有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颅内肿瘤卒中、血液病、动脉炎、脑炎、脑膜炎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与性别无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18岁,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查体: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CT示侧裂池、环池内高密度影,诊断首先考虑

A脑炎

B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肿瘤

E脑脓肿

正确答案

C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左侧脑干病变出现的症状是

A左侧周围面瘫,右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B右侧周围面瘫,右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C左侧周围面瘫,左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D右侧周围面瘫,左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E全身中枢性瘫痪

正确答案

A

解析

左侧脑干病变表现为左侧周围面瘫,右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最常见脑膜刺激征阳性的疾病是

A脑栓塞

B脑血栓形成

C高血压脑病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蛛网膜下隙出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脑膜剌激征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8岁。1天前凌晨醒来发现失语,右上肢活动无力进行性加重,但意识清,脑脊液检查无异常。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蛛网膜下隙出血

B脑出血

C脑栓塞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脑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E

解析

蛛网膜下隙出血常见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病前多有诱因;脑出血常因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造成;脑栓塞多为急骤发病,常见于青壮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一般不留神经功能缺损。故本题应为脑血栓形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67岁。车祸后即昏迷,伤后2小时被送往医院。查体:昏迷状态,左顶枕部有一直径4cm头皮血肿,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头颅CT示右额颞部骨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该患者颅内出血最可能来自于

A脑表面小血管

B硬脑膜中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蛛网膜颗粒

E矢状窦

正确答案

A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多分布于颞部,其次为额部和顶部,少数位于枕部,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的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局部常有颅骨骨折合并发生;硬脑膜下血肿并发于脑挫裂伤者好发于额极、颞极和额叶的眶面,多表现为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CT扫描可以确诊,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肢体运动障碍是脑疝的表现。出血来源多为脑皮质的血管撕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67岁。车祸后即昏迷,伤后2小时被送往医院。查体:昏迷状态,左顶枕部有一直径4cm头皮血肿,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头颅CT示右额颞部骨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需要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气管切开

B冬眠疗法

C颅内血肿清除

D激素治疗

E止血,抗感染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颅内血肿清除的指征:伤后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意识进行性恶化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B颅脑外伤

C血液病

D血管畸形

E动脉粥样硬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50%~80%),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血液病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67岁。车祸后即昏迷,伤后2小时被送往医院。查体:昏迷状态,左顶枕部有一直径4cm头皮血肿,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头颅CT示右额颞部骨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额颞急性硬脑膜下积液,脑疝

B右额颞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脑疝

C右额颞颅内血肿,脑疝

D右额颞脑挫伤,脑疝

E右额颞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脑疝

正确答案

E

解析

硬脑膜外血肿多分布于颞部,其次为额部和顶部,少数位于枕部,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的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局部常有颅骨骨折合并发生;硬脑膜下血肿并发于脑挫裂伤者好发于额极、颞极和额叶的眶面,多表现为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CT扫描可以确诊右额颞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并脑疝。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肢体运动障碍是脑疝的表现。出血来源多为脑皮质的血管撕裂。颅内血肿清除的指征:伤后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意识进行性恶化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59岁,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2 天。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8年, 吸烟史30年。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右眼睑下垂,右眼球上下及内收不能,右侧瞳孔直径5mm,左侧瞳孔直径3mm,右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消失。 无感觉异常,病理征(-),颈抵抗(+)。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桥梗死

C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D脑干脑炎

E海绵窦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老年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头痛、呕吐,右眼睑下垂,右眼球上下及内收不能,两侧瞳孔直径不等大,右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消失。 无感觉异常,病理征(-),颈抵抗(+),最可能的诊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是

A颅内动脉瘤

B后颅凹肿瘤

C颞部巨大硬脑膜外血肿

D脑挫裂伤

E脑膜膨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有: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出血,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瘤性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58岁。突感头、颈项部强烈疼痛,大汗伴恶心、呕吐、眩晕。查体:急性病容,四肢活动自如,脑膜刺激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栓塞

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C高血压脑病

D蛛网膜下隙出血

E脑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突然呕吐、眩晕提示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阳性,均提示蛛网膜下隙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以下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措施不妥的是

A卧床休息4-6周

B应用止血药物

C低分子肝素注射

D静滴20%甘露醇

E口服尼莫地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因此出血处形成的血凝块由于酶的作用可分解自溶而可能导致再出血,所以一般主张用止血药物治疗。抗凝治疗是明显不妥的,会加重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50岁。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眩晕、下肢疼痛。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为血性,压力升高。最可能诊断

A脑血检形成

B脑栓塞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供血不足

E高血压脑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①突然发病;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③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④眼底可以发现玻璃体下片状出血;⑤留取三管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大量新鲜红细胞,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压力升高。

下一知识点 :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百度题库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精神、神经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