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同光年间,清朝出现了气象一新的局面,其间维新思想渐渐流传,下列属其观点的一项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技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表达,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②它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③它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④它是一股进步、爱国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民主共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在其规条中规定:“五经四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这从根本上说明

A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性

B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D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冲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创办报刊的数字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故1912——1913年出现了办报高潮

B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破坏民主,故1914——1915年办报较少

C袁世凯死后,政治氛围日趋民主,故1916——1924年再现办报高潮

D为进一步探索强国御侮之道,1916年起先进的中国人再掀办报高潮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说明康有为  ( )

A成为了中国近代宗教改革的领袖

B使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C利用儒学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D用西方思想把孔教打造成新的思想体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文化名人胡适称:“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天演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书籍。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家与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维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学术思想反击顽固派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①《俄彼得变政记》②《孔子改制考》③《新学伪经考》

④《日本变政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