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严复说:“益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在此,严复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中体西用

B西体中用

C体用一致

D体用两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3年,《大公报》发文称:“……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0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C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D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91年和1898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02梁启超在《新民说》 “论国家思想”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 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84年,淮军将领张树声在《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这表明张树声

A意识到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

B本质上仍是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认识到洋务运动已完全失败

D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思想来源于法国的中国维新思想所引发的戊戌变法却最终失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来源于法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B中国维新思想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C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政治设想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洋务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思想。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B主张推翻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实践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判断此人的政治派别是

A保皇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

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对该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肯定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B客观指出明治维新不足

C主张全面借鉴明治维新

D反映甲午战前国人观念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