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

C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D美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坚持自由放任

B加强立法监控

C行政干预危机

D限制市场调节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最大的买主。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工业化时期,苏联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缩短了苏联完成工业化的时间

D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1857年经济危机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B首先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C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3—192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施政方针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在任期间美国经济不断滑坡

B引起美国工人运动高涨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政府的基本政策

D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种情况,当时人们不可能体验和感受的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暴涨,出现“炒股热”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  )。

A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B汽车工业始现衰兆

C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D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1932年说道:“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造成这一国际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

B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于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有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有人描述当时美国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危机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激化

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激化

C高利润与低消费矛盾激化

D股份狂跌,股市崩溃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2-1933,英国和比利时的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泛

B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在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德国

D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本家的坚决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A各国都存在着生产过剩与市场缩小之间的矛盾 

B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有着决定性影响

C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在加快    

D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