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下列对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如果我们对比中西方的文明创造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机械制造很发达,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火药的国家,化学成就却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径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主要保障是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③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④开放政策的一贯推行
正确答案
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运算方法)
材料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正确答案
我国用高表这一仪器来推算节气和时间始于
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下列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①《黄帝内经》
②《齐民要术》
③《农政全书》
④《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
①活字印刷技术②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③火药制造技术④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正确答案
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正确答案
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历法
正确答案
竺可桢说:“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11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11世纪 “潜心研究科学,为中国学术增光”,在其著作中记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的科学家是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