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若有穷数列是正整数),满足是正整数,且),就称该数列为“对称数列”。

(1)已知数列是项数为7的对称数列,且成等差数列,,试写出的每一项

(2)已知是项数为的对称数列,且构成首项为5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为何值时,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对于给定的正整数,试写出所有项数不超过的对称数列,使得成为数列中的连续项;当时,试求其中一个数列的前2008项和

正确答案

(1);(2)626;(3)见解析.

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数列的新的定义,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的求解数列的和的最值问题和数列和的运算。

解:(1)设的公差为,则,解得

数列.     

(2)

,  

时,取得最大值.  

的最大值为626.    

(3)所有可能的“对称数列”是:

.              

对于①,当时,.    

时,

.     

对于②,当时,

时,

对于③,当时,

时,

对于④,当时,

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是否存在等差数列,使得对任意的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正确答案

(Ⅰ)

(Ⅱ),即

(Ⅰ)解:∵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4分

 

,∴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7分

(Ⅱ)令代入得:

解得: 

由此可猜想,即 …………………10分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1时,等式左边=1,右边=,

当n=1时,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 

当n=k+1时

 

∴当n=k+1时,等式成立,

综上所述,存在等差数列,使得对任意的成立。             …………………1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项和为Sn,且满足a3•a4=117,a2+a5=2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n=,且数列{bn}是等差数列,求非零常数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f(n)=(n∈N*)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由题知a3+a4=a2+a5=22,a3•a4=117,

所以,a3=9,a4=13或a3=13,a4=9,

所以公差d=±4,又因为d>0,

所以d=4,因此an=4n-3(4分)

(2)∵Sn==n(2n-1),

所以bn==

由{bn}是等差数列得,2b2=b1+b3

=+,整理得:2c2+c=0,

∴c=-,(其中c=0舍去)(8分)

(3)由(2)知bn=2n,

∴f(n)====

当且仅当n=,即n=6时取得等号.即f(n)max=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对任意,都有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

①求证:

②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试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2)

试题分析:(1)根据利用求出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再利用累乘法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易知,再根据数列的单调性可知;  

(3)把代入整理得,然后参变量分离

,构造函数,求的最大值,或者是直接构造函数

,然后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转化为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1),

,∴ (),

两式相减得,()

,即( ),     

(),

,也满足上式,故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首项、公比均为

∴数列的通项公式

(2)(1)∴    ①

         ②

由①-②,得,

 

恒正,

是递增数列,, ∴

不等式

,即)恒成立.

方法一:设),

时,恒成立,则满足条件;

时,由二次函数性质知不恒成立;

时,由于对称轴,则上单调递减,

恒成立,则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方法二:也即)恒成立,

.则,  

单调递增且大于0,∴单调递增,

时,,且,故,∴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及累乘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数列求和;(3)数列单调性的判断;(4)构造函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将中的公共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一个新数列记为.

(1)试写出的值,并由此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你在(1)所猜想的结论.

正确答案

(1),由此归纳:.(2)详见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将n取几个特定的值即可分别求出:,由其中的规律不难发现: ;(2)根据题中条件有,不难解得,即有:,最后结合二项式定理的有关知识可得n的一个关系式:,可见当为奇数时,即可得证.

(1)

由此归纳:.                                4分

(2) 由,得

,由二项式定理得

为奇数时,有整数解, .                 10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数列{an}对于任意pqN*,有ap+aq=ap+q,若a1=,则a36             

正确答案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数列{}中,,点在直线y=x上,其中n=1,2,3….

(Ⅰ)令,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通项;

(Ⅲ)设分别为数列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试求出,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解:(I)由已知得 

                    …………2分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4分

(II)由(I)知,

…………6分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8分

(III)存在,使数列是等差数列,先证明如下

…………10分

…………12分

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是常数

当且仅当,即时,数列为等差数列.…………14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之和为26,最末4项之和为110,所有项之和为187,则它的项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得,a1+a2+a3+a4=26①an+an-1+an-2+an-3=110②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①+②可得,4(a1+an)=136⇒(a1+an)=34

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Sn== 17n=187

所以n=11

故答案为: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S(x)=a1x+a2x2+…+anxn,且a1,a2,…,an组成等差数列,n为正偶数,设S(1)=n2,S(-1)=n.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S()<3.

正确答案

(Ⅰ)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由题意知

∴a1=d,d=2.an=2n-1.(6分)

证明:(Ⅱ)由S()=1×+3×(

1

2

)2+…+(2n-1)×(

1

2

)n,①

S()=1×(

1

2

)2+…+(2n-3)×(

1

2

)n+(2n-1)×()n+1

①-②得,S()=+2[(

1

2

)2+…+(

1

2

)n]-(2n-1)•(

1

2

)n+1

=+-(2n-1)•()n+1

=-()n-1-(2n-1)•()n+1(n是正偶数),

∴S()<3.(1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数列{xn}的首项x1=3,通项xn=2np+np(n∈N*,p,q为常数),且成等差数列.求:

(Ⅰ)p,q的值;

(Ⅱ)数列{xn}前n项和Sn的公式.

正确答案

(Ⅰ)∵x1=3,

∴2p+q=3,①

又x4=24p+4q,x5=25p+5q,且x1+x3=2x4

∴3+25p+5q=25p+8q,②

联立①②求得 p=1,q=1

(Ⅱ)由(1)可知xn=2n+n

∴Sn=(2+22+…+2n)+(1+2+…+n)

=2n+1-2+

下一知识点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等差数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