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101 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 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③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1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2)C4H10(g)+O2(g)===4CO2(g)+5H2O(l)

ΔH=-16QkJ·mol-1

(3)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4)2C(s)+2H2(g)+O2(g)===CH3COOH(l)

ΔH=-488.3 kJ·mol1

(1)由中和热的定义可知,1 mol NaOH与 mol H2SO4生成1 mol水时放热57.3 kJ。

(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 g白色沉淀,即n(CO2)=0.25 mol,则n(C4H10)=mol,1 mol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6QkJ。

(3)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的热效应是:

ΔH=436 kJ·mol-1+243 kJ·mol-1-2×431 kJ·mol-1=-183 kJ·mol-1

(4)合成CH3COOH的反应为:

2C(s)+2H2(g)+O2(g)===CH3COOH(l)

根据盖斯定律,②×2+③×2-①即得,

ΔH=(-393.5 kJ·mol1)×2+(-285.8 kJ·mol1)×2-(-870.3 kJ·mol1)=-488.3 kJ·mol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NO2+H2O=2HNO3+NO

(2)①N2(g)+O2(g)=2NO(g) ΔH=+183 kJ·mol1 ②增大

(3)①2CO+2NON2+2CO2

②根据Mg、Ca、Sr和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ⅡA族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4)①还原 ②NO+O2-2e=NO2

(1)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2)①拆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N2(g)+O2(g)=2NO(g)其ΔH计算方法如下

ΔH=945 kJ·mol-1+498 kJ·mol-1-2×630 kJ·mol-1=+183 kJ·mol-1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3)①NO和CO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②分析12MgO<20CaO<38SrO<56BaO的排列顺序,不难发现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金属元素为ⅡA族元素,且质子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4)由图示可知发生原电池反应为2NO+O2=2NO2,NO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O2在Pt电极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e=2O2。NO在NiO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O+O2-2e=NO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苯乙烯是现代石油化工产品中最重要的单体之一。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和CO2

催化脱氢制得。总反应原理如下:

   △H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苯在CO2气氛中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H1=+117.6kJ·mol-1

H2 (g)+CO2 (g)CO (g)+H2O (g) △H2=+41.2kJ·mol-1

由乙苯制取苯乙烯反应的             

(2)在温度为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mol/L。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乙苯与CO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为1.0mol。

①该时刻化学反应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乙苯与CO2在该条件下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正确答案编号);

a.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恒定     b.c(CO2)=c(CO)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若将反应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进行,达到平衡时,则乙苯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正确答案编号)

(3)在温度为T2时的恒容器中,乙苯、CO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0mol/L和3.0mol/L,设反应平衡后总压强为P、起始压强为,则反应达到平衡时苯乙烯的浓度为                 (均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

(4)写出由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158.8kJ·mol-1(2分)(2)①是(2分) ②abd (3分) ③d(2分)

(3)mol·L-1 (2分) ×100%(2分)

(4)(2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两个方程式合并就得到乙苯制取苯乙烯反应的+158.8kJ·mol-1

(2)①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乙苯与CO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为1.0mol,所以各组分的浓度都是=0.5mol·L-1,QC=0.5=K,所以该时刻化学反应是处于平衡状态;

②ad两个选项都容易看出可以作为标志,要注意的是b,c(CO2)=c(CO)代表各组分的浓度相等,实际上就是①的情况,所以也可以说明是达到了平衡状态。c错,因为该反应实在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乙苯与CO2,所以体积不变,根据质量守恒,气体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密度是一个定制,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所以c不能选。

③因为该反应前后系数不等,恒压就要扩大体积,平衡向正向移动,因为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绝热要向逆向移动,所以恒压绝热两个因素都在变化,不确定向哪个方向移动,所以乙苯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确定。

(3)三段法

   

起始浓度     2.0           3.0        0         0       0

转化浓度     x             x         x         x       x

平衡浓度   2.0-x       3.0-x       x          x       x

反应达到平衡时苯乙烯的浓度为x=mol·L-1

乙苯的转化率为×100%

(4)根据双键的性质,加聚反应的规律即可写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v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ΔH="+206" kJ•mol-1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VⅢ>VⅡ> VⅠ;Ⅱ。  (2)三步计算可求CH4的转化率为:0.1/0.11=0.91 

(3)CO2(g) +3H2O(g) =2O2(g) +CO(g)+3H2(g) △H="+1008" kJ•mol-1

试题分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30小时时,催化剂Ⅲ生成的甲烷最多,其次是催化剂Ⅱ,催化剂Ⅰ生成的甲烷最少。因此VI、VII和V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VIII>VII>VI>;同理由图像也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2小时时,催化剂Ⅱ生成的甲烷最多,因此在第Ⅱ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设CH4、H2O的物质的量均为xmol,则

CH4(g)  +   H2O(g)   CO(g) +  3H2(g)

起始量(mol)        x             x               0           0

变化量(mol)      0.10         0.10           0.10       0.30

平衡量(mol)      x- 0.10    x- 0.10         0.10       0.30

根据题意,则平衡常数K=c(CO)·c3(H2)/[c(CH4)·c(H2O)]=(0.10mol·L-1)·(0.30mol·L-1)3/[(x-0.10)mol·L-1·(x- 0.10)mol·L-1]=27(mol·L-1)2,则x=0.11mol,所以CH4的转化率为0.1/0.11=0.91。

(3)由热化学方程式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 kJ•mol-1②CH4(g)+2O2(g)=CO2(g)+2H2O(g)  ΔH=-802kJ•mol-1,①-②得CO2(g) +3H2O(g) =2O2(g) +CO(g)+3H2(g) △H="+1008" kJ•mol-1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是高考中的热点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好能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Ⅰ.已知: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a kJ·mol-1

②CO(g)+l/2O2(g)=CO2(g)    ΔH=b kJ·mol-1

③C(石墨)+O2(g)=CO2(g) ΔH=c kJ·mol-1

则反应4Fe(s)+3O2(g)=2Fe2O3(s)的焓变ΔH=       kJ·mol-1

Ⅱ.依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号)。

A.C(s)+CO2(g)=2CO(g) ΔH>0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0

C.2H2O(l)=2H2(g)+O2(g) ΔH>0  D.CH4(g)+2O2(g)=CO2(g)+2H2O(l)    ΔH<0

若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则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Ⅲ.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验测得,在通常情况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氢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下列叙述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υ(N2)=υ(NH3)

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下图表示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每次只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的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图中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温度为T℃时,将4a mol H2和2a mol N2放入0.5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正确答案

Ⅰ.  6c-6b-2a Ⅱ.  D    O2+4H++4e=2H2O

Ⅲ.(1)2H2(g) +O2(g) = 2H2O(l)     △H=-571.6kJ/mol (2)① C  ②t2~t3   升高温度 ③(mol/L)-2

试题分析:Ⅰ(②+③)×6-①×2得反应4Fe(s)+3O2(g)=2Fe2O3(s)的焓变ΔH=(6c-6b-2a )kJ/mol. Ⅱ.若能共存原电池,则反应必须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只有D符合条件。若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则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负极的电极式为CH4-8e-+2H2O= CO2+8H+。Ⅲ.(1)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O2(g) = 2H2O(l)    △H=-571.6kJ/mol;(2)①A.在任何时刻υ(N2):υ(NH3)=1:2,υ(NH3)=2υ(N2),若υ(N2)=υ(NH3),则υ(NH3)=2υ(NH3),反应未达到平衡。错误。B.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时仅是反应的一个极特殊的情况,可能达到平衡,也可能为达到平衡。错误。C. 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任何物质的消耗的浓度与产生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正确。D.若容器的容积不变,任何时刻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若容器为恒压条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条件不清楚,故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错误。②从t0—t1反应平衡,在t1时刻增大压强,V、V都增大,V增大得多,平衡正向移动,到t2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在t2—t3保持该平衡;在t3时刻升高温度,V、V都增大,V增大得多,平衡逆向移动,达到t4时刻达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在t4—t5保持该平衡;在t5时刻加入催化剂,V、V都增大,二者增大的相同,平衡没有发生移动。所以表示平衡混合物中的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2—t3。图中t3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③在反应开始是n(H2)=4amol,n(N2)=2amol,由于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所以此时n(N2)="1amol" ; n(H2)=amol,n(NH3)="2amol."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mol/L)-2.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