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 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则1/2N2(g) + 3/2H2(g) ="=" NH3(g)    ΔH =                

正确答案

(1)①CO(g)+H2O(g)=CO2(g)+H2(g)     △H=—41KJ/mol;   ②△H=+172KJ/mol;

(2)—46.2 KJ/moL

试题分析:(1)由能量变化图示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O(g)+H2O(g)=CO2(g)+H2(g)   △H=—41KJ/mol;②将CO(g)+H2O(g)=CO2(g)+H2(g)减去C(s)+H2O(g)=CO(g)+H2(g),整理可得:C(s)+CO2(g)-2CO(g) △H=+172KJ/mol;(2)根据键能的定义及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 △H="1/2×948.9kJ/mol+3/2×436.0" kJ/mol-3×391.55kJ/mol="—46.2" 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5分)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自1913年工业合成氨投产以来,合成氨工业不断发展,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可进行连续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N2(g)+O2(g)=2NO(g)        △H1= +180.5kJ/mol

②N2(g)+3H2(g)2NH3(g)    △H2=-92.4kJ/mol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NO2(g)+CO(g)=CO2(g)+NO(g)   △H=" —234" mol·L-1 (2分)

4NH3(g) +5 O2(g) ="4NO(g)" + 6H2O(g)      △H=" —905.0" mol·L-1(3分)

(1)由图像可知,△H= —|E1—E2|=" —234" mol·L-1

(2)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2 + 3×3即可求得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2CO(g)+O2(g)2CO2(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CO (g)氧化为1 mol CO2 (g)的ΔH =-283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图中ΔH = ________kJ/mol。

正确答案

反应物的总能量  无   -566

(1)根据图像可知,A点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E是活化能,其大小不能一些反应热。

(2)由于1 mol CO (g)氧化为1 mol CO2 (g)的ΔH =-283 kJ/mol,所以2 mol CO (g)氧化为2 mol CO2 (g)的ΔH =-283 kJ/mol×2=-566kJ/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

(2)如用0.50 mol·L1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 =________。

正确答案

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偏大 ΔH=-56.8 kJ·mol1

(1)因为铜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所以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所以测的的中和热偏大。

(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m1+m2)×c×(t2-t1)=0.418(t2-t1)kJ,反应中生成水是0.025mol,所以中和热是△H=-0.418(t2-t1)/0.025kJ/mol=-56.8 kJ·mol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4分)热力学原理与结构原理是无机化学两大基本原理,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涉及几个过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过程可以设计成以下一个五步完成的热循环图:

上述能量循环图中,五个过程中的焓变都有一个专用名称,请写出a、b、c、d名称:

a、       ,b、       ,c、        ,d、        

正确答案

(4分,每空1分)⑴原子化热(升华焓)⑵第一电离能⑶Cl-Cl键键能⑷晶格能

金属钠变成气态钠原子,对于的是升华焓。气态钠原子失去电子生成钠离子,对于的是第一电离能。氯气变成氯原子对于的是键能。钠离子和氯原子生成硫化钠,对于的是晶格能。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