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焓变、反应热
- 共2059题
(16分)工业上可用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有多种途径生成CH4。
(1)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已知: ① CO(g)+H2O(g)H2(g)+CO2(g) ΔH=-41kJ·mol-1
② C(s)+2H2(g)CH4(g) ΔH=-73kJ·mol-1
③ 2CO(g)C(s)+CO2(g) ΔH=-171kJ·mol-1
(2)另一生成CH4的途径是CO(g)+3H2(g)CH4(g)+H2O(g)。其他条件相同时,H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 0(填“<”、“=”或“>”)。
②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温度下,将0.1 mol CO和0.3 mol H2充入10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CO(g)+3H2(g) CH4(g)+H2O(g),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80%,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CO2(g)+4H2(g)CH4(g)+2H2O(g) ΔH=-162kJ·mol-1 (3分,热化学方程式2分,数据1分)
(2)①< (3分)
②相对于N点而言,采用M点,温度在500-600K之间,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也较高,压强为常压对设备要求不高。 (3分)
③(7分)
CO(g)+3H2(g) CH4(g)+H2O(g)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 mol·L-1: 0.01 0 .03 0 0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 mol·L-1 0.002 0.006 0.008 0.008
(以上3分)
K==
=0.148×106
(1分) (1分) (2分,数据和单位各1分)
试题分析:
⑴先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CO2(g)+4H2(g)=CH4(g)+2H2O(g);将“②+③-①×2”能得该反应方程式,再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H=(-73kJ•mol-1)+(-171kJ•mol-1)-(-41kJ•mol-1)×2=-162kJ•mol-1,综上便可写出完整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
②相对于N点而言,采用M点,温度在500-600K之间,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也较高,压强为常压对设备要求不高;
③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80%,参加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0.3mol×80%=0.24mol,则氢气的浓度变化量==0.024mol/L,然后结合三段分析如下:
CO(g)+3H2(g)⇌CH4(g)+H2O(g)
开始(mol/L):0.01 0.03 0 0
变化(mol/L):0.008 0.024 0.008 0.008
平衡(mol/L):0.002 0.006 0.008 0.008
故平衡常数K==
=0.148×106
。
煤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最常见的气化方法为用煤生产水煤气,而当前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为用煤生产CH3OH。
(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1
2CO(g)+O2(g)=2CO2(g) ΔH2
2H2(g)+O2(g)=2H2O(g) ΔH3
则反应CO(g)+2H2(g)=CH3OH(g)的ΔH=______。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K2(填“>”、“<”或“=”)。
②由CO合成甲醇时,CO在250 ℃、300 ℃、350 ℃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________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B.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3OH的产率
D.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80%
(3)一定温度下,向2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H3OH(g),发生反应:CH3OH(g)CO(g)+2H2(g),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时加入CH3OH(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_____(填序号)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CH3OH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气体的密度
正确答案
(1)ΔH1+ΔH2-
ΔH3
(2)①> ②350 1.3×104 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得不偿失 ③AD
(3)0.125 mol·L-1·min-1 4 D
(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ΔH1+ΔH2-
ΔH3。(2)①由图可知,T2>T1,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K降低,所以K1>K2。②曲线c的转化率最低,则其对应的温度最高,所以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350 ℃。1.3×104 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得不偿失。③A项,由于CO(g)+2H2(g)
CH3OH(g)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所以当其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才保持不变,对;B项,H2与CO均为反应物,在未达到平衡时H2的消耗速率也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错;C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CH3OH的产率,错;D项,CO起始浓度为1 mol·L-1,平衡后为0.2 mol·L-1,则转化0.8 mol·L-1,转化率为80%,对。(3)0~2 min内n(H2)的改变量为1.0 mol,浓度的变化量为0.5 mol·L-1,则v(H2)=0.25 mol·L-1·min-1,v(CH3OH)=0.125 mol·L-1·min-1;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H2)=0.5 mol·L-1,c(CO)=0.25 mol·L-1,c(CH3OH)=0.25 mol·L-1,则反应CH3OH(g)
CO(g)+2H2(g)的
而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1/K1=1/0.25=4。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CH3OH(l)+1.5O2(g)═CO2(g)+2H2O(l)△H=-725.8 kJ•mol-1,
(2)N2(g)+2O2(g)=2NO2(g)△H=+67.8kJ•mol-1;
(3)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1;
(4)N2(g)+3H2(g)2NH3(g)△H=-92kJ•mol-1.
试题分析:(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为22.68kJ×32=725.8KJ,所以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1.5O2(g)═CO2(g)+2H2O(l)△H=-725.8 kJ•mol-1,
(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所以每生成92克NO2需要吸收67.8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3)(3)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所以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的热量,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2.5O2(g)→2CO2(g)+H2O(l)△H=-1300kJ•mol-1,
(4)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已知两个反应式:
CH≡CH(g) +H2 (g) → CH2= CH2 (g) ; △H =-174kJ·mol-1
CH≡CH(g) +2H2 (g) → C2H6(g); △H =-311kJ·mol-1
则CH2= CH2(g) +H2(g) → C2H6 (g) 的反应热为
正确答案
-137kJ/mol
试题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到CH2= CH2(g) +H2(g)C2H6 (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311kJ/mol+174kJ/mol=-137kJ/mo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盖斯定律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24.8kJ·mol-1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4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H=+640.5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某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在温度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密闭容器再
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实验室中配制AgNO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 ,目的是 ; AgCl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25oC时,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l00mL蒸馏水;②l0 0mL 0.2 mol•L-1AgNO3溶液;③100mL 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100mL 0.1 mol•L-1氯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正确答案
(1)CO(g)+FeO(s)===Fe(s)+CO2(g) △H=-218.0kJ/mol
(2)① <; ② 增大(3)硝酸 抑制Ag+水解
②①④③
试题分析:(1)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FeO(s)===Fe(s)+CO2(g) △H的计算如下,将3Fe2O3(s)+ CO(g)==2Fe3O4(s)+ CO2(g)加上Fe3O4(s)+CO(g)==3FeO(s)+CO2(g) 乘以2,得到3Fe2O3(s)+ 3CO(g)=6FeO(s)+3CO2(g),化简得到Fe2O3(s)+ CO(g)=2eO(s)+CO2(g),
△H=1/3(-47.4kJ·mol-1+2×+640.5)=411.2kJ·mol-1,将Fe2O3(s)+3CO(g)=2Fe(s)+3CO2(g)减去Fe2O3(s)+ CO(g)=2FeO(s)+CO2(g),化简得到2FeO(s)+2 CO(g)=2Fe(s)+2CO2(g) ,
△H=-24.8-411.2=-436kJ/mol,所以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FeO(s)===Fe(s)+CO2(g) △H=-218.0kJ/mol;
(2)①由图可以知道,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0,②在温度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密闭容器再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所以CO的转化率增大;
(3)由于银离子易水解,所以配制AgNO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硝酸,目的是抑制Ag+水解,AgCl(s)Ag+(aq)+Cl-(aq),在①l00mL蒸馏水;②l0 0mL 0.2 mol•L-1AgNO3溶液;③100mL 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100mL 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第一小题的计算比较繁杂,后面两个小题比较容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