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焓变、反应热
- 共2059题
“温室效应”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2)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
2CO2(g)+2H2O(l)=C2H4(g)+3O2(g) △Hl="+1411.0" kJ/mol
2CO2(g)+3H2O(l)=C2H5OH(l)+3O2(g) △H2="+1366.8" kJ/mol
则由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一定条件下,6H2(g)+2CO2(g)CH3CH2OH(g)+3H2O(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
①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C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4)下图是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则b处通入的是 (填“乙醇”或“氧气”),a处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正确答案
(1)abc(2分)
(2)C2H4(g)+H2O(l)=C2H5OH(l) △H="-44.2" kJ/mol(2分)
(3)①增大(2分)②放(2分)
(4)氧气(2分);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2分)
试题分析:(1)a.采用节能技术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b.化石燃料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
c.利用太阳能、风能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故选abc;
(2)2CO2(g)+2H2O(l)═C2H4(g)+3O2(g)△H=+1411.0kJ/mol①
2CO2(g)+3H2O(l)═C2H5OH(l)+3O2(g)△H=+1366.8kJ/mol②
将方程式②-①得C2H4(g)+H2O(l)═C2H5OH(l)△H=+1366.8kJ/mol-(+1411.0kJ/mol)=-44.2kJ/mol;
(3)①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3)①温度一定时,提高氢碳比[],相当于增加氢气的量,增加氢气的量能够使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
②从表中数据看出: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小,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即向着使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的方向(逆向)进行,故正向是放热反应;
(4)根据电子流向知,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负极上燃料乙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处是氧气,b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研究、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可使
等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已知:
写出CO(g)与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CO可制做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作电解质,向两极分别充入CO和空气,工作过程中,K+移向_______极(填“正”或“负”),正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
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
①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②若氨水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则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或“碱”)。
常温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氨水
③向②中溶液中通入________气体可使溶液呈中性。(填“SO2”或NH3”)
此时溶液中________2(填“>”“<”或“=”)
(4)可用强碱溶液吸产生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FeSO4溶液能将
还原为NO,写出该过程中产生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每空2分)
(1)5CO(g) + I2O5(s) = 5CO2 + I2(s) ∆H= -1377.22kJ•mol‾1
(2)正,O2 + 2H2O +4e‾ = 4OH‾
(3)① (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
②碱 ③ SO2 >
(4)3Fe2+ + NO3‾ + 4H+ =3Fe3+ +NO↑+ 2H2O
试题分析:(1)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标明各物质的状态,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求算∆H,
∆H= —∆H1 +
∆H2,带入相关数据可得答案。
(2)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电解质为KOH溶液,所以正极反应为O2在H2O存在条件下得电子生成OH‾。
(3)①分析反应物,氨气、二氧化硫反应后再与磷酸反应,由磷酸的量不同可生成(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
②氨水与S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SO3,水解显碱性。
③因为②中溶液显碱性,所以通入SO2可中和OH‾,使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H4+]+[H+]=[OH‾]+2[SO32‾]+[HSO3‾],溶液中性[H+]=[OH‾],得[NH4+]=2[SO32‾]+[HSO3‾],所以[NH4+]/[SO32‾]>2。
(4)根据信息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
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1)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
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 。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③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以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聚碳酸酯是一种易降解的新型合成材料,它是由加聚而成。写出聚碳酸酯的结构简式: 。
②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①64 ②+247.3 kJ·mol-1
(2)①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
③3Cu2Al2O4+32H++2NO3-=6Cu2++ 6Al3++2NO↑+16 H2O
(3)① ②CO2+8e-+6H2O=CH4+8OH-
试题分析:(1)①设消耗CH4物质的量为x,则平衡时CH4、CO2、CO、H2物质的量分别为(6-x)mol、(6-x)mol、2xmol、2xmol,由CH4体积分数得,解得x=4。所以K=
=
=64。②由盖斯定律得△H=(-890.3+2.8×2+566×2) kJ·mol-1=+247.3kJ·mol-1。(2)①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②CO2(g)+CH4(g)
CH3COOH(l),增大压强或增大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可以提高甲烷转化率。③Cu2Al2O4中Cu为+1价,Cu2Al2O4与硝酸生成硝酸铜、硝酸铝、NO和水,根据得失电子相等、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3)①CO2发生加聚反应时,断裂C=O双键中的
键,聚合得
。②CO2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C的化合价由+4降为-4,发生还原反应,由电子和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
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FeO/Fe3O4循环制氢,已知:
H2O(g)+3FeO(s)Fe3O4(s)+4H2(g) △H=akJ/mol (I)
2Fe3O4(s)6FeO(s)+O2(g) △H=bkJ/mol (II)
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FeO的转化率(图-1 )和一定温度时,H2出生成速率[细颗粒(直径0.25 mm),粗颗粒(直径3 mm)](图-2)。
(1)反应:2H2O(g)=2H2(g)+O2(g) △H= (用含a、b代数式表示);
(2)上述反应b>0,要使该制氢方案有实际意义,从能源利用及成本的角度考虑,实现反应II可采用的方案是: ;
(3)900°C时,在两个体积均为2.0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人0.60molFeO和0.20mol H2O(g)甲容器用细颗粒FeO、乙容器用粗颗粒FeO。
①用细颗粒FeO和粗颗粒FeO时,H2生成速率不同的原因是: ;
②细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比用粗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 (填“大”或“小”或“相等”);
③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箅过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下列坐标图3中画出在1000°C、用细颗粒FeO时,H2O(g)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正确答案
(16分)(1)(2a+b)kJ/mol(2分)(无kJ/mol或“2a+b kJ/mol”扣1分,其他不给分)
(2)用廉价的清洁能源供给热能(2分)(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供给热能给3分;答“加热”、“升高温度”等均不给分)
(3)①细颗粒FeO表面积大,与H2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3分)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合理表述给3分;答“增大反应物浓度”、“FeO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给1分); ②相等(2分)(答“等于”、“=”给1分)
③(4分)解:900℃时,达到平衡时FeO转化的量为:n(FeO)=0.60mol×40%=0.24mol
H2O(g)+3FeO(s)Fe3O4(s)+4H2(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20 0.60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080 0.24 0.080 0.08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2 0.36 0.080 0.080 (2分)
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是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气体物质的浓度可以变化,根据c=n/V可求平衡时氢气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则K==
=
=0.67(2分)
(4)(3分)
试题分析:(1)先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观察发现①×2+②可得,2H2O(g)=2H2(g)+O2(g),其焓变=①的焓变×2+②的焓变=(2a+b)kJ/mol;(2)b>0,说明反应II是吸热反应,可用用廉价的清洁能源供给热能或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供给热能;(3)①FeO是反应I中的固体反应物,细颗粒FeO表面积大,与H2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或“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②由于固体物质浓度是常数,FeO的用量和浓度保持不变,将粗颗粒FeO改为细颗粒FeO,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因此H2O(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或相等;③解:900℃时,达到平衡时FeO转化的物质的量量为:n(FeO)=0.60mol×40%=0.24mol,则:
H2O(g)+3FeO(s)Fe3O4(s)+4H2(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20 0.60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080 0.24 0.080 0.08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2 0.36 0.080 0.080
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是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气体物质的浓度可以变化,根据c=n/V可求平衡时氢气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则K==
=
=0.67;
(4)观察图1可得:随着温度的升高,Fe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前者导致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后者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反应I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900℃→1000℃就是升高温度,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H2O(g)的转化率由0逐渐增大,知道达到平衡,1000℃时达到平衡的时间比900℃时少,1000℃时H2O(g)的平衡转化率比900℃时小,由此可以画出水蒸气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已知:①溶液中CrO42—显黄色,Cr2O72-显橙红色
②PbCrO4难溶于水,也难溶于强酸
③H+(aq)+OH-(aq)=H2O(l); ΔH=" —a" KJ/mol
3Cl2(g)+2Cr3+(aq)+16OH-(aq)=2CrO42-(aq)+6Cl-(aq)+8H2O(l);ΔH="—b" KJ/mol
2CrO42-(aq)+2H+(aq)Cr2O72-(aq)+H2O(l);ΔH="—c" KJ/mol
平衡常数K=9.5×104 (上述a、b、c均大于0)
对上述反应⑤,取50mL溶液进行试验,部分测定数据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0.02s到0.03s之间用Cr2O7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0.03s时V正(CrO42—)=2V逆(Cr2O72—)
B、溶液pH值不变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溶液中c(CrO42—):c(Cr2O72—)=2:1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反应放热2.5×10-3c KJ时CrO42—的转化率为50%
E、升温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大
F、0.04s时加入足量的Pb(NO3)2 可使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3)0.03s时溶液的pH=
(4)已知酸性条件下Cr2O72—将Cl-氧化为Cl2,本身被还原为Cr3+为放热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4×10-2mol/(L∙S);(2)ABD;(3)1;
(4)Cr2O72- +6Cl-+14H+=3Cl2+2Cr3++7H2O ΔH=(c+b-16a)KJ/mol
试题分析:CrO42—的物质的量变化5.4×10-4- 5.0×10-4= 4.0×10-5 mol,用CrO42-表示的速率是8×10-2 mol/(L∙S),依CrO42-(aq)+H+(aq)Cr2O72-可知,用Cr2O72—表示的速率是4×10-2 mol/(L∙S) mol/(L∙S)
0.03s时,CrO42—有5.4×10-4- 5.0×10-4= 4.0×10-5 mol转变成Cr2O72—,Cr2O72—增加4.0×10-5 mol,即共为4.73×10-3+4.0×10-5 mol=4.75×10-3mol,所以0.03s时是平衡状态;此时V正(CrO42—)=2V逆(Cr2O72—)。A对。溶液pH值不变说明H+浓度不变,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对。平衡是c(CrO42—):c(Cr2O72—)= 5.0×10-4: 4.75×10-3,不是2:1,C错。反应放热2.5×10-3c KJ时,CrO42—转化5.0×10-3 mol ,CrO42—的转化率为5.0×10-3 mol÷0.01mol =50%,D正确。该反应时放热反应,升温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小,E错误。0.04s时是平衡状态,由于PbCrO4难溶于水,也难溶于强酸,加入足量的Pb(NO3)2 可减小CrO42—浓度,使平衡左移,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最后为无色,F错误。平衡常数K=9.5×104 可以算出H+浓度是0.1mol/(L,pH= 1;(1)H+(aq)+OH-(aq)=H2O(l); ΔH=" —a" KJ/mol
(2)3Cl2(g)+2Cr3+(aq)+16OH-(aq)=2CrO42-(aq)+6Cl-(aq)+8H2O(l);ΔH="—b" KJ/mol
(3)2CrO42-(aq)+2H+(aq)Cr2O72-(aq)+H2O(l);ΔH="—c" KJ/mol(1) ×16-(2)- (3)得:
Cr2O72- +6Cl-+14H+=3Cl2+2Cr3++7H2O ΔH=(c+b-16a)KJ/mo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