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焓变、反应热
- 共2059题
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业生产可以用NH3(g)与CO2(g)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反应Fe(s) +CO2(g) FeO(s) +CO(g) ΔH ="a" kJ/mol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a 0(填“>”、“<”或“=”)。在500℃ 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4 mol,则5 min后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生成CO的平均速率v(CO)为 。
②700℃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正确答案
(1)2NH3(g)+CO2(g)⇌H2O(l)+H2NCONH2(s)△H=-134kJ•mol-1;(2)c(CO)/c(CO2);>;50%;0.2mol/(Lmin);C。
试题分析:(1)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l,氨基甲酸铵)△H1=-272KJ/mol,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H2(s)△H2=138KJ/mol,根据盖斯定律,两个过程相加得到NH3(g)与CO2(g)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H2O(l)+H2NCONH2(s)△H=-134kJ•mol-1;(2)①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k=c(CO)/c(CO2)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①,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a>0,
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Fe(s)+CO2(g)═FeO(s)+CO(g)
开始(mol):4 0
变化(mol):x x
平衡(mol):4-x x
所以x/4−x=1解得x=2,故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2/4×100%=50%,故CO表示的平均速率v(CO)=2mol
/2L×5min=0.2mol/(L•min)。②A、缩小反应器容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增加Fe的物质的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B错误;C.升高温度到900℃,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热力学数据:
反应Ⅰ: CO2(g)+3H2(g)CH3OH(g)+H2O(g) ∆H = —49.0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 ∆H = —173.6 kJ·mol-1
(1)写出由CH3OH(g)合成CH3CH2OH(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对反应Ⅰ,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选填编号)
a.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b.平衡常数K不再增大
c.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Ⅰ在一定条件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恒定,能提高CO2转化率的措施是 (选填编号)
(4)研究员以生产乙醇为研究对象,在密闭容器中,按H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进行投料,在5MPa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下图所示。表示CH3CH2OH组分的曲线是 ;图中曲线Ⅱ和Ⅲ的交点a对应的体积分数ya=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一种以甲醇作燃料的电池示意图如图。写出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正确答案
(1)2CH3OH(g) CH3CH2OH(g) +H2O(g) ∆H = —75.6 kJ·mol-1(3分)
(2)cd(2分)
(3)AD(2分)
(4) Ⅳ(2分) 18.8(3分)
(5)CH3OH-6e-+3O2-=CO2↑+2H2O(3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2,然后用反应Ⅱ减去反应Ⅰ×2即得所求方程式。所以由CH3OH(g)合成CH3CH2OH(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OH(g) CH3CH2OH(g) +H2O(g) ∆H = —75.6 kJ·mol-1
(2)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一直进行,错误;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一直不变,错误;c、反应开始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一直升高,达平衡时转化率不再升高,正确;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的可逆反应,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在变化,达平衡时不再变化,正确,答案选cd。
(3)提高CO2转化率也就是使平衡正向移动,A、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正确;B、补充二氧化碳只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本身的转化率降低,错误;C、加入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错误;D、移走甲醇,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确,答案选AD。
(4)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含量增大,乙醇与水的含量减小,反应开始时按H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进行投料,所以生成的乙醇与水的物质的量比仍为1:3,即水的含量是乙醇含量的3倍,所以表示CH3CH2OH组分的曲线是Ⅳ;曲线曲线Ⅱ和Ⅲ分别代表二氧化碳、水,当二者的体积分数相同时,体积也相同,设它们的体积都是V,根据投料比,氢气的体积是二氧化碳的3倍为3V,乙醇的体积是水的1/3,即1/3V,所以总体积是V+V+3V+1/3V=16V/3,则a点对应的体积分数ya=V/16V/3×100%=18.75%;保留3位有效数字是18.8%。
(5)甲醇燃料电池中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是甲醇,结合正极产生的氧负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CH3OH-6e-+3O2-=CO2↑+2H2O
(1)、①用肼(N2H4)为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N2O4(g) ΔH=+10.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543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已知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其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试推断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的反应条件(或措施): 。
(2)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
图甲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O2-(O2+4e →2O2-)
①c电极为 ,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图乙是电解100mL 0.5mol·L-1 CuSO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pH=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 (选填字母序号)
a.CuO b.Cu(OH)2 c.CuCO3 d.Cu2(OH)2CO3
正确答案
(14分)
(1)①2 N2H4(g) + N2O4(g)= 3N2(g)+4H20(g) △H=-1096.7KJ·mol-1(2分)
②加压、降温(各1分)
(2)①正极(2分) CH4 - 8e- + 402-=CO2+2H2O (2分)
②4OH—- 4e-=2H2O+O2 (2分) 1 (2分) a、c (2分)
试题分析:(1)①a、N2(g)+2O2(g)=N2O4(g)△H=10.7kJ·mol-1;b、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b×2-a得到 2N2H4(g)+N2O4(g)=3N2(g)+4H2O(g)△H=-1096.7KJ·mol-1;
答案为:2N2H4(g)+N2O4(g)=3N2(g)+4H2O(g)△H=-1096.7KJ·mol-1;
②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它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2NO2N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反应条件为:增大压强、降温都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降温;
(2)①图1是原电池,依据电流流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c电极为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电极为电池负极甲烷是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O2-离子,结合电子守恒写出电极反应为:CH4- 8e-+4O2-=CO2+2H2O;
答案为:正极; CH4- 8e-+4O2-=CO2+2H2O;
②如图2所示电解100mL0.5mol?L-1CuSO4溶液,发生的电解池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溶液中 氢氧根离子是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为氧气,物质的量为0.0025mol,消耗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1mol,溶液中生成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1mol,c(H+)=
=0.1mol·L-1,PH=-lg0.1=1;则所得溶液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每损失2个Cu原子,就损失2个 O原子,相当于损失一个CuO,为了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应加入CuO,也可以加入CuCO3,符合恢复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但不能加入Cu(OH)2、Cu2(OH)2CO3,因为CuCO3+H2SO4
CuSO4+CO2↑+H2O,相当于加CuO,而Cu(OH)2+H2SO4
CuSO4+2H2O、Cu2(OH)2CO3+2H2SO4=2CuSO4 +CO2↑+3H2O,除增加溶质外还增加了水;选ac.
答案为:4OH—- 4e-=2H2O+O2 ;1;ac;
(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H=-47.4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某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H______0(填“<”、“>”或“=”).
②在温度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密闭容器再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实验室中配制AgNO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目的是______; AgCl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25℃时,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100mL蒸馏水;②100mL 0.2mol•L-1AgNO3溶液;③100mL 0.1mol•L-1氯化镁溶液;④100mL 0.1mol•L-1氯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填写序号).
正确答案
(1)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4kJ•mol-1
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③×2得到6CO(g)+6FeO(s)═6Fe(s)+6CO2(g)△H=-1308kJ/mol;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
故答案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
(2)①图象分析,温度升高一氧化碳转化率减,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②CO(g)+2H2(g)⇌CH3OH(g);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再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达到新平衡,相当于增大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中等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实验室中配制AgNO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硝酸抑制银离子的水解;AgCl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相同温度下氯化银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c(Ag+)+c(Cl-);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25℃时,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100mL蒸馏水;②100mL 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③100mL 0.1mol•L-1氯化镁溶液中,c(Cl-)=0.2mol/L;④100mL 0.1mol•L-1氯化钠溶液中c(Cl-)=0.1mol/L.充分搅拌后,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答案为:硝酸;抑制Ag+水解;②①④③.
已知:H2A的A2-可表示S2-、SO42—、SO32—、SiO32—或CO32—。
(1)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请根据图示填空:
①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
②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H2A的钠盐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a2SO4(s)=Na2S(s)+2O2(g) ΔH1=+1 011.0 kJ·mol-1
②2C(s)+O2(g)=2CO(g) ΔH2=-221.0 kJ·mol-1
则反应③Na2SO4(s)+4C(s)=Na2S(s)+4CO(g) ΔH3=________ kJ·mol-1。工业上制备Na2S时往往还要加入过量的碳,同时还要通入空气,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利用碳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维持反应③所需温度;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H2A为硫酸:t ℃时,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c(Na+)>c(HA-)>c(H+)>c(A2-)>c(OH-) ②小 碱 (2)+569.0 使硫酸钠得到充分还原(或提高Na2S产量) (3)10-13
(1)①由题图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c(HA-)>
c(A2-)>c(H2A),则NaHA溶液中,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②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H2A溶液混合,相当于得到NaHA溶液,由第①小问知,NaHA溶液显酸性,所以其水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向其中加入碱可使其呈中性。
(2)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③可得ΔH3=+569.0 kJ·mol-1。
(3)根据KW的定义,KW=c(H+)·c(OH-),由于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稀硫酸中的c(H+)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OH-)都为10-2 mol·L-1,在t ℃时,氢氧化钠溶液中,c(H+)=
10-11 mol·L-1、c(OH-)=10-2 mol·L-1,所以KW=10-1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