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4 (g)+H2O(g)=CO(g)+3H2(g) ΔH="+206.0" kJ·mol-1

Ⅱ:CO(g)+2H2(g)=CH3OH(g) ΔH="-129.0" kJ·mol-1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 (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作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实现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以NaHCO3溶液为介质的Al—空气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4)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

①电源的负极为   (填“A”或“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       g (忽略气体的溶解)。

正确答案

(1)CH4(g)+H2O(g)=CH3OH (g)+H2(g) ΔH="+77.0" kJ·mol-1

(2)①Co2+-e-=Co3+

②6Co3++CH3OH+H2O=CO2↑+6Co2++6H+

(3) Al-3e-+3HC=Al(OH)3↓+3CO2

(4)①B ②2Cl--2e-=Cl2↑、CO(NH2)2+3Cl2+H2O=CO2+N2+6HCl

③不变 7.2

(1)Ⅰ:CH4(g)+H2O(g)=CO(g)+3H2(g) ΔH="+206.0" kJ·mol-1

Ⅱ:CO(g)+2H2(g)=CH3OH(g) ΔH="-129.0" kJ·mol-1

Ⅰ+Ⅱ得:CH4(g)+H2O(g)=CH3OH(g)+H2(g) ΔH="+77.0" kJ·mol-1

(2)根据反应原理,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作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则通电时Co2+失电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6Co3++CH3OH+H2O=CO2↑+6Co2++6H+

(3)Al—空气原电池铝作负极,失电子生成铝离子,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负极:Al-3e-+3HC=Al(OH)3↓+3CO2↑。

(4)①由图可知产生Cl2的电极为阳极,故A为正极,B为负极。②阳极室发生的反应首先为2Cl--2e-=Cl2↑。由产物CO2、N2可知CO(NH2)2在此室被氧化,Cl2被还原,故反应为CO (NH2)2+3Cl2+H2O=CO2+N2+6HCl。③阴极发生2H++2e-=H2↑,同时阳极室HCl电离出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从而使阴极室H+浓度保持不变,即pH与电解前相比不变。两极共收集到的气体n(气体)=="0.6" mol,由:

CO(NH2)2~3Cl23H2~CO2~N2

60 g     5 mol

m[CO(NH2)2]   0.6 mol

得:m[CO(NH2)2]=="7.2" 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如图表示金刚石、石墨在相关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

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Ti(s)+2Cl2(g)TiCl4(l)ΔH="-804.2" kJ/mol

2Na(s)+Cl2(g)="2NaCl(s)" ΔH="-882.0" kJ/mol

Na(s)="Na(l)" ΔH="+2.6" kJ/mol

则TiCl4(l)+4Na(l)=Ti(s)+4NaCl(s)的ΔH=   kJ/mol。

(3)已知: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ΔH="-a" kJ/mol

②CH3OH(l)+O2(g)=CO(g)+2H2O(l)ΔH="-b" kJ/mol

③H2O(g)=H2O(l) ΔH="-c" kJ/mol则:2CO(g)+O2(g)2CO2(g)的ΔH=    kJ/mol。

(4)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在图中,曲线   (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正确答案

(1)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

(2)-970.2 (3)(-a+2b-4c) (4)b 放热

(1)由图像可写出①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 kJ/mol。②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由②-①得C(石墨,s)=C(金刚石,s),其ΔH="-393.5" kJ/mol-(-395.4 kJ/mol)="+1.9" kJ/mol。

(2)根据盖斯定律可将(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2)减去(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再减去(第三个热化学方程式×4)得,ΔH="-882.0" kJ/mol×2-(-804.2 kJ/mol)-(+2.6 kJ/mol)×4="-970.2" kJ/mol。

(3)将①-②×2+③×4得:2CO(g)+O2(g)=2CO2(g) ΔH="-a" kJ/mol-(-b kJ/mol×2)+(-c kJ/mol×4)=(-a+2b-4c)kJ/mol。

(4)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b曲线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1=-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中C表示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F代表什么意义?F           

(4)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E值大小,如加入V2O5作催化剂,可使E值减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         。(无影响、有影响、不确定)

(5)图中ΔH=________kJ·mol-1

(6)若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l)的ΔH2=-Q kJ·mol1,则ΔH1______ΔH2(填“>”、“<”或“=”)。

正确答案

(1)放热    (2)生成物的总能量   (3) 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4)无影响 (5)-198           (6) >

图像先看清横纵轴:横轴表反应过程,纵轴表物质的能量

(1)分析图像,得:A点表反应物总能量,C点表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3)B点表过渡态能量,则F为过渡态与产物的能量差,即代表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4)E值称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该反应

的反应热ΔH;

(5)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系数表示参加该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图中参加反应的SO2为2mol,故ΔH=-99×2kJ·mol1

(6)可认为:先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再1 mol SO3(g)生成1 mol SO3(l),该反应放热;所以ΔH2的绝对值=ΔH1的绝对值+1 mol SO3(g)生成1 mol SO3(l)时放出的热量,即:ΔH2的绝对值>ΔH1的绝对值,而两者均为负数,则去掉绝对值后,ΔH2<ΔH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面的四幅图与所给的四个反应有一一对应关系,请你找出来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①HCl+NaOH→NaCl+H2O+Q

②H2+Cl22HCl+Q

③CaCO3→CaO+CO2↑-Q

④Ba(OH)2•8H2O→Ba(OH)2+8H2O-Q

正确答案

①HCl+NaOH→NaCl+H2O+Q,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溶液混合迅速发生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放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不需要能量即可发生反应,图象C符合,故答案为:C;

②H2+Cl22HCl+Q,反应是需要在点燃条件才能发生的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物发生反应需要一定能量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能量升高变为活化分子发生反应,图象A符合,故答案为:A;

③CaCO3→CaO+CO2↑-Q,反应是吸热反应,需要持续加热具有一定能量才发生反应发生分解反应,反应吸收能量具备一定能量变化为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发生反应,图象B符合,故答案为:B;

④Ba(OH)2•8H2O→Ba(OH)2+8H2O-Q,氢氧化钡晶体自然失去结晶水,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图象D符合,故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1molCaCO3分解需要吸收178kJ 热量,1mol焦炭完全燃烧放出393.5kJ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钙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试计算如果0.5t CaCO3煅烧成CaO(s),在理论上要用焦炭多少千克

正确答案

(5分)(1)CaCO3(s)=" CaO(s)+" CO2(g),△H="+178kJ/mol" (2)27.14kg

试题分析:(1)1molCaCO3分解需要吸收178kJ 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aCO3(s)= CaO(s)+CO2(g),△H=+178kJ/mol。

(2)0.5t CaCO3的物质的量是500000g÷100g/mol=5000mol

实验需要吸收的能量是5000mol×178kJ/mol=890000kJ

因此理论上要用焦炭的物质的量是890000÷393.5=2261.8mol

质量是2261.8mol×12g/mol=27141g=27.14kg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