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将工厂废弃的合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得氯化铝固体、硝酸铜晶体和铁红.其实验方案如下:

(1)该小组所用的合金中含有的金属为铁、____________(填名称).

(2)操作①、③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简述操作②的方法:______.操作④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

(3)写出滤渣B中较活泼金属与足量稀HN03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该小组通过上述实验流程制得铁红80g,假设实验过程中无质量损失,则合金中铁的质量为______g;

(5)上述实验流程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做法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方案流程,废弃的合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得氯化铝固体、硝酸铜晶体和铁红,说明合金中含有的金属为铁、铜、铝,

故答案为:铜;铝;

(2)合金加入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氢气和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操作①为过滤操作,滤渣B为铁、铜,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一氧化氮、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再循环利用,溶液C通过调节pH可以使Fe3+沉淀完全,滤渣E为氢氧化铁,操作③为过滤操作,操作①、③都为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主要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Al3+易水解,水解生成H+,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所以需在HCl气流中蒸干水分,操作④获得硝酸铜晶体,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

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在HCl气流中蒸干水分;过滤;

(3)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4H++NO3-+Fe=Fe3++NO↑+2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4H++NO3-+Fe=Fe3++NO↑+2H2O;

(4)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合金中铁的质量,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m

Fe2O3~2Fe

160    56×2

80g      m             

解得:m=56g,

故答案为:56;

(5)将工厂废弃的合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得氯化铝固体、硝酸铜晶体和铁红,为废物利用,利用工厂废弃物,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一氧化氮、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再循环利用,避免污染,

故答案为:废物利用,利用工厂废弃物;反应产生的NO循环利用,避免污染.

解析

解:(1)根据实验方案流程,废弃的合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得氯化铝固体、硝酸铜晶体和铁红,说明合金中含有的金属为铁、铜、铝,

故答案为:铜;铝;

(2)合金加入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氢气和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操作①为过滤操作,滤渣B为铁、铜,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一氧化氮、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再循环利用,溶液C通过调节pH可以使Fe3+沉淀完全,滤渣E为氢氧化铁,操作③为过滤操作,操作①、③都为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主要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Al3+易水解,水解生成H+,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所以需在HCl气流中蒸干水分,操作④获得硝酸铜晶体,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

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在HCl气流中蒸干水分;过滤;

(3)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4H++NO3-+Fe=Fe3++NO↑+2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4H++NO3-+Fe=Fe3++NO↑+2H2O;

(4)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合金中铁的质量,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m

Fe2O3~2Fe

160    56×2

80g      m             

解得:m=56g,

故答案为:56;

(5)将工厂废弃的合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得氯化铝固体、硝酸铜晶体和铁红,为废物利用,利用工厂废弃物,铜和铁与稀硝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一氧化氮、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再循环利用,避免污染,

故答案为:废物利用,利用工厂废弃物;反应产生的NO循环利用,避免污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乙醇和1:1的硫酸.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仪器为______(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烧杯

(2)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NaBr+H2SO4=HBr+NaHSO4

______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

(4)用浓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最佳方法是______(选填编号).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正确答案

b、d

HBr+CH3CH2OH CH3CH2Br+H2O

冷却、液封溴乙烷

d

解析

解:(1)此实验量取溶液的体积要求精确度不是很高,可用量筒量取,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所以还需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b、d;

(2)药品混合后在加热条件下生成HBr并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H2SO4═HBr+NaHSO4、HBr+CH3CH2OHCH3CH2Br+H2O,

故答案为:HBr+CH3CH2OH CH3CH2Br+H2O;

(3)收集装置所用导气管较长,可以起到冷却的作用,生成的溴乙烷和水互不相溶,并且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在冰水混合物的下层,

故答案为:冷却、液封溴乙烷;

(4)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HBr氧化物Br2,所以产物溴乙烷中混有单质溴,蒸馏不能完全除去杂质,并且操作麻烦,氢氧化钠溶液易使溴乙烷水解,四氯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亚硫酸钠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钠,易与溴乙烷分离,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以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含有Ca2+、Fe2+、Fe3+、Mg2+等)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Ca(OH)2______.由图可知,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3)用BaSO4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取0.4~0.6g BaCl2•2H2O试样,加入100ml 水,3mL 2mol•L-1 的HCl溶液加热溶解.

步骤2: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

步骤3:待BaSO4沉降后,______,确认已完全沉淀.

步骤4:过滤,用0.01mol•L-1的稀H2SO4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为止.

步骤5: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______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灼烧至恒重.称量计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

①步骤3所缺的操作为______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______

③步骤5所用瓷质仪器名称为______.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有同学认为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剂效果更好,请说明原因______

[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rO4)=1.2×10-10].

正确答案

H2O2+2Fe2++2H+=2Fe3++2H2O

Mg(OH)2

提高温度

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

坩埚

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0.1mol/LH2SO4溶液

称取试样过少,沉淀量就少,洗涤造成的损失就大

坩埚

BaSO4+4C=4CO+BaS或BaSO4+2C=2CO2+BaS

BaCrO4的摩尔质量大于BaSO4

解析

解:(1)酸浸后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是隐含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完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

(2)流程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沉淀铁离子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减小,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提高温度;

故答案为:Mg(OH)2;提高温度;

(3)①待BaSO4沉降后,取上层清液加入硫酸溶液若产生沉淀证明为沉淀完全,若无沉淀证明沉淀完全,所以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0.1mol/LH2SO4溶液来确认钡离子已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0.1mol/LH2SO4溶液;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沉淀量就少,洗涤造成的损失就大;

故答案为:称取试样过少,沉淀量就少,洗涤造成的损失就大;

③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坩埚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灼烧至恒重.称量计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SO4+4C=4CO+BaS或BaSO4+2C=2CO2+BaS;

故答案为:坩埚;BaSO4+4C=4CO+BaS或BaSO4+2C=2CO2+BaS;

④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剂效果更好,测定误差小;

故答案为:BaCrO4的摩尔质量大于Ba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图1:

(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______;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______

已知: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3H2O.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3)除铁: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洗涤的操作是______

(5)溶解: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

(6)灼烧:准确称取所得CoC2O4 1.470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30g氧化钴,写出氧化钴的化学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钴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发生Co+H2SO4=CoSO4+H2↑,Fe+H2SO4=FeSO4+H2↑,过滤滤渣是不溶的二氧化硅,而滤液是硫酸钴、硫酸亚铁与过量的硫酸的混合溶液,向滤液中加氯酸钠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碳酸钠得到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继续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得到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然后用盐酸溶解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再向所到溶液中加入草酸铵,得到溶解度极小的草酸钴,最后燃烧生成氧化钴,

(1)洗液与滤液合并,可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所得滤渣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SiO2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1molr的亚铁离子失去1mol的电子,而1mol的氯酸根离子得到6mol的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故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3)生成硫酸铁与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得到黄钠铁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故答案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4)沉淀洗涤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Cl2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钴析出,

故答案为: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CoC2O4的质量为1.470g,其我知道可为0.01mol,Co元素质量为0.59g,钴氧化物质量为0.8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0.83g-0.59g=0.24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2:3,故Co氧化物为Co2O3

故答案为:Co2O3

解析

解:钴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发生Co+H2SO4=CoSO4+H2↑,Fe+H2SO4=FeSO4+H2↑,过滤滤渣是不溶的二氧化硅,而滤液是硫酸钴、硫酸亚铁与过量的硫酸的混合溶液,向滤液中加氯酸钠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碳酸钠得到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继续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得到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然后用盐酸溶解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再向所到溶液中加入草酸铵,得到溶解度极小的草酸钴,最后燃烧生成氧化钴,

(1)洗液与滤液合并,可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所得滤渣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SiO2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1molr的亚铁离子失去1mol的电子,而1mol的氯酸根离子得到6mol的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故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

(3)生成硫酸铁与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得到黄钠铁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故答案为:3Fe2(SO43+6H2O+6 Na2CO3=Na2Fe6(SO44(OH)12↓+5 Na2SO4+6CO2↑;

(4)沉淀洗涤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Cl2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钴析出,

故答案为: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CoC2O4的质量为1.470g,其我知道可为0.01mol,Co元素质量为0.59g,钴氧化物质量为0.83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0.83g-0.59g=0.24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2:3,故Co氧化物为Co2O3

故答案为:Co2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A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13.5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增重4.5g)、碱石灰(增重22g),由质谱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请回答:

(1)X的电子式是______

(2)由A、氢、氮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M其摩尔质量为39g/mol,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化合物M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写出物质M投入足量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现有废铜(杂质为一定量的SiO2和单质Fe)来制备胆矾,同时得到副产物Y.有人设计了图1的流程: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酸浸时生成Cu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常温下Ksp[Fe(OH)3]=2.6×10-39,请你计算说明滤液I中加入碱式碳酸铜调节溶液至pH=4时,能否将Fe3+除尽______(一般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可视作除尽).

③已知胆矾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请问对滤液II进行系列操作的名称依次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晾干.

④请说出Y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正确答案

解:A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A是Na元素;

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由质谱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知,X为HCN,13.5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增重4.5g)、碱石灰(增重22g),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分和氨气、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1)HCN分子中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原子形成三个共价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则HCN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由A、氢、氮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M其摩尔质量为39g/mol,该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NaNH2,NaNH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NaCl、NH4Cl,反应方程式为NaNH2+2HCl=NaCl+NH4Cl,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NaNH2+2HCl=NaCl+NH4Cl;

(3)Cu、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和水,铁和双氧水、酸反应生成铁离子,所以滤液I中含有铜离子、铁离子,铜盐溶液和适量的碱式碳酸铜反应并调节溶液的pH得到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再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胆矾晶体,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铁,加热Fe(OH)3固体得到Fe2O3,从而得到固体Y为Fe2O3

①酸浸时生成Cu2+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2+Cu=Cu2++2H2O,故答案为:2H++H2O2+Cu=Cu2++2H2O;

②pH=4时,溶液中c(OH-)=10-10mol/L,c(Fe3+)=mol/L=2.6×10-9mol/L<1×10-5mol/L,则铁离子已经被除尽,

故答案为:pH=4时,溶液中c(OH-)=10-10mol/L,c(Fe3+)=mol/L=2.6×10-9mol/L<1×10-5mol/L,则铁离子被除尽;

③从硫酸铜溶液中制取硫酸铜晶体,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的方法,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④Y为Fe2O3,俗称铁红,可以作炼铁原料或作铁红粉或与铝粉混合可作铝热剂等,

故答案为:炼铁原料或作铁红粉或与铝粉混合可作铝热剂等.

解析

解:A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A是Na元素;

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由质谱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知,X为HCN,13.5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增重4.5g)、碱石灰(增重22g),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分和氨气、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1)HCN分子中C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原子形成三个共价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则HCN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由A、氢、氮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M其摩尔质量为39g/mol,该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NaNH2,NaNH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NaCl、NH4Cl,反应方程式为NaNH2+2HCl=NaCl+NH4Cl,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NaNH2+2HCl=NaCl+NH4Cl;

(3)Cu、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和水,铁和双氧水、酸反应生成铁离子,所以滤液I中含有铜离子、铁离子,铜盐溶液和适量的碱式碳酸铜反应并调节溶液的pH得到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再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胆矾晶体,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铁,加热Fe(OH)3固体得到Fe2O3,从而得到固体Y为Fe2O3

①酸浸时生成Cu2+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O2+Cu=Cu2++2H2O,故答案为:2H++H2O2+Cu=Cu2++2H2O;

②pH=4时,溶液中c(OH-)=10-10mol/L,c(Fe3+)=mol/L=2.6×10-9mol/L<1×10-5mol/L,则铁离子已经被除尽,

故答案为:pH=4时,溶液中c(OH-)=10-10mol/L,c(Fe3+)=mol/L=2.6×10-9mol/L<1×10-5mol/L,则铁离子被除尽;

③从硫酸铜溶液中制取硫酸铜晶体,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的方法,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④Y为Fe2O3,俗称铁红,可以作炼铁原料或作铁红粉或与铝粉混合可作铝热剂等,

故答案为:炼铁原料或作铁红粉或与铝粉混合可作铝热剂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