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 共1066题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2MgSO4+C═2MgO+2SO2↑+CO2↑
MgSO4+C═MgO+SO2↑+CO↑ MgSO4+3C═MgO+S↑+3CO↑
利用如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Ca(OH)2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Fe(OH)3
CO
d
3S+6OH-2S2-+SO32-+3H2O
解析
解:(1)加入H2O2 氧化时,在酸性溶液中氧化硫酸亚铁为硫酸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故答案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3)酸溶后过滤得到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过滤后所以得到沉淀为氢氧化铁,
故答案为:Fe(OH)3;
(3)煅烧得到的气体主要有SO2、CO2、CO、S,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所以通过A使硫蒸气冷凝下来,再通过B装置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通过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最后剩余一氧化碳气体在D中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CO,故答案为:CO;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KMnO4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故答案为:d;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最低价为-2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SO32-+3H2O,
故答案为:3S+6OH-2S2-+SO32-+3H2O.
亚硝酸钠(NaNO2)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制备亚硝酸钠,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探究一 亚硝酸钠固体的制备
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图1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Na2O2═2NaNO2,部分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填字母).
A.浓H2SO4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探究二 亚硝酸钠固体含量的测定及性质验证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3)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5)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将0.2mol•L-1的亚硝酸钠溶液和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探究三 反应废液的处理
反应后烧瓶A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硝酸,不能直接排放,用NaOH溶液调成中性,再用电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2所示.
(6)电源正极为______(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C+4HNO3(浓)CO2↑+4NO2↑+2H2O
B
A、C
86.25%
c(Na+)>c(NO2-)>c(Cl-)>c(H+)>c(OH-)
A
2NO3-+6H2O+10e-=N2↑+12OH-
解析
解:(1)装置A烧瓶中,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故答案为:C+4HNO3(浓)
CO2↑+4NO2↑+2H2O;
(2)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那么NO中混有CO2、NO2,可以在B、C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或生石灰的装置E,以吸收杂质CO2、NO2,故答案为:B;
(3)第一组实验数据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被稀释,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会偏大,故A正确;
B.锥形瓶不需要干燥,所以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故C正确;
D.滴定终了俯视读数,滴定管读数偏小,计算出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由于第一组数据偏高,应该舍弃;其它三组消耗标准液平均体积为:mL=20.00mL,
25mL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0.02L=0.002mol,则250mL样品溶液会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0.02mol,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得反应关系式:2MnO4-~5NO2-,则4.000g样品中含有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0.05mol,质量为69g/mol×0.05mol=3.45g,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6.25%,
故答案为:86.25%或0.8625;
(5)0.2mol•L-1的亚硝酸钠溶液和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Na+)>c(NO2-)>c(Cl-),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亚硝酸电离程度大于亚硝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则溶液中,c(H+)>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NO2-)>c(Cl-)>c(H+)>c(OH-),故答案为:c(Na+)>c(NO2-)>c(Cl-)>c(H+)>c(OH-);
(6)由图示知在Ag-Pt电极上NO3-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g-Pt电极为阴极,则B为负极,A为电源正极;在阴极反应是NO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利用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知有H2O参与反应且有水生成,
所以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故答案为:A;2NO3-+12H++10e-=N2+6H2O.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印刷工业中重要的还原剂.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查阅资料】
(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2)2Na2S2O4+4HCl=4NaCl+S↓+3SO2↑+2H2O;Na2S2O3+2HCl=2NaCl+S↓+SO2↑+H2O.
Ⅱ.【制备方法】
75℃时将甲酸钠和纯碱加入乙醇水溶液中,通入SO2进行反应,完成其反应方程式:
HCOONa+______Na2CO3+______□=______Na2S2O4+______CO2+□
冷却至40~50℃,过滤,用______洗涤,干燥制得Na2S2O4.
Ⅲ.【Na2S2O4的性质】
(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课题小组测定0.050mol/L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pH变化如图所示:0~t1段主要先生成HSO3-,0~t1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t3时溶液中主要阴离子是______.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为______(填化学式).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产物有Na2S2O3存在,完成下表中内容.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KMnO4溶液)
(3)资料显示:保险粉、H2O2均可用于纸浆漂白.写出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等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正确答案
解:II.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1个电子.甲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可以用乙醇洗涤产品,
故答案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 乙醇;
III.(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亚硫酸氢钠,则0~t1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S2O42-+O2+2H2O=4HSO3-.t3时溶液的pH=1,说明溶液的酸性较强,因此亚硫酸氢钠被氧化为硫酸氢钠,则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符号是SO42-,故答案为:2S2O42-+O2+2H2O=4HSO3-;SO42-;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其中亚硫酸钠是氧化产物,而Na2S2O3中S是+2价,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气体应该是SO2.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可知要检验硫代硫酸钠,则只需要取少量完全分解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淡黄色沉淀,则有Na2S2O3存在,故答案为:SO2;
(3)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2-+3H2O2═2SO42-+2H++2H2O,故答案为:S2O42-+3H2O2=2SO42-+2H++2H2O.
解析
解:II.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1个电子.甲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可以用乙醇洗涤产品,
故答案为: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 乙醇;
III.(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亚硫酸氢钠,则0~t1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S2O42-+O2+2H2O=4HSO3-.t3时溶液的pH=1,说明溶液的酸性较强,因此亚硫酸氢钠被氧化为硫酸氢钠,则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符号是SO42-,故答案为:2S2O42-+O2+2H2O=4HSO3-;SO42-;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其中亚硫酸钠是氧化产物,而Na2S2O3中S是+2价,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气体应该是SO2.根据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可知要检验硫代硫酸钠,则只需要取少量完全分解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淡黄色沉淀,则有Na2S2O3存在,故答案为:SO2;
(3)保险粉与过量的H2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2-+3H2O2═2SO42-+2H++2H2O,故答案为:S2O42-+3H2O2=2SO42-+2H++2H2O.
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与乙烷在光照下发生反应为链式反应,副反应多,各种氯代乙烷都能产生,不可能只生成氯乙烷,故A错误;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的C=C双键中π键断裂,不饱和碳原子连接氯原子,生成1,2-二氯乙烷,得不到一氯乙烷,故B错误;
C、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的C=C双键中π键断裂,不饱和碳原子连接HCl提供的-H与-Cl,生成一氯乙烷,故C正确;
D、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取代,实质是乙烷和Cl2取代,副反应多难以控制只生成一氯乙烷,故D错误.
故选:C.
硫酸铜溶液常用于农业上制波尔多液.如图1是用废铜料(铁、铜混合物)来生产硫酸铜的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途径Ⅰ比途径Ⅱ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填编号)
a.对环境污染少 b.反应速率快
c.铜的利用率高 d.硫酸的利用率高
(3)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反应,采用图2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SO2气体.
①A装置的名称______.
②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a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已知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和NO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其方案为:将烧瓶中混合物加入到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______(补充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正确答案
解:加入的X需将铁除去,且不能与铜反应选择稀硫酸,反应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过滤后铜与氧气反应②为:2Cu+O22CuO,转化为氧化铜,反应③CuO+H2SO4═CuSO4+H2O;途径Ⅱ,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废铜料中有铁和铜,要生产硫酸铜,需将铁除去,因此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将铁除去,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后得到固体铜,
故答案为:H2SO4;过滤;
(2)途径Ⅱ是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且浪费硫酸,因此对比途径I、Ⅱ,途径Ⅰ没有二氧化硫产生,硫酸的利用率高,无污染,
故答案为:ad;
(3)①装置A、a,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装置A为分液漏斗,用于滴加浓硫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制取干燥的SO2气体,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A、a 为气体发生装置、b、c(f、g)为收集装置、d、e用浓硫酸是干燥装置、f、g(b、c)是防倒吸装置、h是尾气处理装置,所以排列顺序是debcgfh或defgcbh,
故答案为:debcgfh或defgcb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为硫酸根离子和NO气体,所以离子反应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需检测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故答案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解析
解:加入的X需将铁除去,且不能与铜反应选择稀硫酸,反应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过滤后铜与氧气反应②为:2Cu+O22CuO,转化为氧化铜,反应③CuO+H2SO4═CuSO4+H2O;途径Ⅱ,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废铜料中有铁和铜,要生产硫酸铜,需将铁除去,因此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将铁除去,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后得到固体铜,
故答案为:H2SO4;过滤;
(2)途径Ⅱ是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且浪费硫酸,因此对比途径I、Ⅱ,途径Ⅰ没有二氧化硫产生,硫酸的利用率高,无污染,
故答案为:ad;
(3)①装置A、a,用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硫,装置A为分液漏斗,用于滴加浓硫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制取干燥的SO2气体,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检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A、a 为气体发生装置、b、c(f、g)为收集装置、d、e用浓硫酸是干燥装置、f、g(b、c)是防倒吸装置、h是尾气处理装置,所以排列顺序是debcgfh或defgcbh,
故答案为:debcgfh或defgcbh;
③反应终止后,发现烧瓶中有黑色物质出现,其中可能含有CuO、CuS等杂质,硫化铜不与H+反应,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Cu2+、+6价的S为硫酸根离子和NO气体,所以离子反应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检测黑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S,需检测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故答案为: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物质中存在CuS.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