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率变动的形式
- 共938题
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主要有( )。
A.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发展状况
C.通货膨胀差异
D.利率差异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D项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原因。
以下本币贬值的效应阐述不正确的是( )。
A.会使本国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改善
B.会使本国的资本账户收支状况改善
C.会推动本国物价上升
D.会推动本国产量的上升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
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变动对产量的影响。贬值后,一国贸易收支往往会得到改善。如果一国还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一国生产的产量就会扩大。贸易收支改善就会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除非贬值能通过纠正原先的资源配置扭曲来提高生产效率。
(2)贬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贬值后,出口品本币价格由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上升,进口替代品价格由进口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而上升,从而整个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会诱发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转移到贸易品部门。这样的话,一国的产业结构就导向贸易部门,整个经济体系中贸易部门所占的比重就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即更多的产品同外国产品相竞争。
在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会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首先,贬值后,一国就可以相应取缔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设置的进口关税、进口配额等限制进口措施,有利于进口替代行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贬值后,原先由于本币定值过高而受到歧视性损害的部门(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获得正常发展;再者,与国外相竞争的贸易品部门扩大,往往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3)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贬值对物价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通过贸易收支改善的乘数效应,引起需求拉上的物价上升;二是通过提高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首先,贬值后,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会立即上涨。其中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上升会直接引起国内消费品物价某种程度的上升,但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等的价格上升,则会造成国内在生产使用这些进口投入品的商品时的生产成本提高,推动这类商品价格的上升。其次,贬值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上升,也会造成使用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非贸易品生产成本上升,也推动了非贸易品价格的上升。这样,贬值对物价的影响就会逐渐扩展到所有商品。
因此,本题应选B。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A.新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建造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B.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
C.计划对资产负债表日存有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
D.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B、C、D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以下不属于市场风险类型的是( )。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价格风险
D.违约风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市场风险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价格风险。违约风险即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它通常针对债券而言。所以选D项。
导致一国货币升值的因素有( )。
A.国际收支顺差
B.对外贸易持续逆差
C.通货膨胀率比他国低
D.提高利率
E.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币贬值,本币升值;②相对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趋于升值;③相对利率,提高利率会导致货币升值,反之货币贬值;④总需求与总供给,当一国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⑤市场预期,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在外汇市场上便出现抛售本币的风潮,助长本币贬值的压力,最终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外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采用公允价值确定目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营业外支出
D.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国家干预汇率的措施包括( )
A.贴现政策
B.产业政策
C.外汇政策
D.外汇管制
E.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国家干预汇率的措施。
[要点透析] 国家干预汇率的措施包括:(1)贴现政策,即通过贴现率的调高或调低,影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从而导致汇率的变动,这属于间接干预。(2)外汇政策,又称汇兑政策,主要是国家或金融当局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从而调节汇率。这是一种直接的、救急性的措施,往往只能暂时奏效,同时也需要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3)外汇管制,是指政府通过直接控制或分配外汇供求,以便维持汇率。这种措施作用直接,见效迅速。
影响国际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贯彻按质论价的原则,即好货好价,次货次价。商品品质的优良、档次的高低、包装的规格、品牌的知名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2)使用的贸易术语。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买卖双方成交时选用的贸易术语不同,也会影响商品价格。例如,采用出口地术语成交的商品价格一般比目的地术语成交的商品价格低些。此外,根据买卖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和承担的费用不同,也要考虑是否加入货价中。
(3)季节性需求的变化。国际市场上的一些节令性商品,如果在重大节日前到货,就能在旺季卖上好价;而过了节令,往往售价很低,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因此,商品定价时也要结合节令需求掌握好价差。
(4)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标准期和衰退期。处于成长期,特别是创新期的商品往往价格最高;随着产品不断地成熟,价格会趋于下降;而处于衰退期的商品价格最低。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报价,要特别考虑其生命周期状况。
(5)成交数量。成交量大时,卖方可适当给予买方价格上的优惠,或者给予折扣;反之,如果成交量过少,也可适当提高价格。
(6)供求关系。国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求状况会导致商品价格的波动。一般来说,供大于求的商品,价格会看跌;而供小于求的商品,往往处于卖方市场,价格有上涨趋势。
(7)交货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货条件不同,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有别,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也不同,这些在商品定价时都需要考虑。
此外,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市场销售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价格。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B.决定汇率的基础是各国经济政策
C.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D.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的
E.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正确答案
A,E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所以B项错误;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所以CD项错误。
下列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贸易收支顺差
B.如果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贸易收支逆差
C.如果预期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资本外逃
D.如果预期一国货币升值,则会引起热钱涌入
E.长期资本往来不易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