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率变动的形式
- 共938题
以下有关远期汇率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率高的货币表现为贴水,利率低的货币表现为升水
B.升水或贴水实际上是对两种交易货币利差损失或利差盈余的平衡
C.日元利率低于美元利率,因此美元兑换日元的远期汇率表现为贴水
D.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上加贴水或减升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变动是由两个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A、C正确。这是因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 以高利率国为例说明这个过程:A国利率较高,则投资者都将货币换成A国货币,导致A国货币即期升值;投资期满,投资者将A国货币投资收益换成本国货币,导致A国货币远期贬值。远期汇率升贴水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大于0称为升水,小于0称为贴水。投资者在两国进行套利活动过程中,利率高过远期贴水,投资优势降低,可见升贴水可以平衡利差损失或盈余,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加上升(贴)水,升贴水用一个变量表示,大于0就是升水,小于0就是贴水。
由于( )重复出现的概率较大,表现出某种规律性,因而人们可能较成功地预测其发,生的概率,从而相对容易采取防范措施。
A.纯风险
B.技术风险
C.基本风险
D.投机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风险后果分类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纯风险是指只会造成损失、没有潜在收益的风险。典型的纯风险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战争、罢工等。纯风险的特点是重复性强,出现概率比较容易为人们所预测。投机风险是指虽然会造成损失,但也可能有潜在收益的风险,如价格和汇率的变动、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其特点是重复性较差,人们一般很难捕捉。按风险的影响范围大小中以分为基本风险和特殊风险。基本风险是指作用于整个社会和大多数人群的风险,具有普遍性,如战争、 自然灾害等等。基本风险特点是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
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当( )。
A.按平均汇率折算
B.按历史汇率折算
C.根据折算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项目的数额计算确定
D.按即期汇率折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未分配利润”根据折算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项目的数额计算确定。
一般而言,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因素包括( )。
A.国际收支状况
B.通货膨胀率
C.就业率
D.利率
E.经济增长率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外汇汇率是由一国货币所代表的实际社会购买力平价和自由市场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影响一国的汇率的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
“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试判断正确否,并解释。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货币疲软是反映资金供大于求、市场利率下跌的一种货币现象。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疲软,是货币供给过多的结果,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市场物价有上扬的趋势。
(2)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恶化,因为有时,因生产和市场不景气,经营者负债经营的收益率不高,也会产生货币疲软的现象,此时,就会立即转化为资金价格(市场利率)下跌。此时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恶化。
(3)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一定就会恶化。当一国的货币疲软时,其市场利率对经济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①成本效应。即利率通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来决定它的作用。具体分为三种效应:
第一,投资成本效应,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决策和规模的变动,达到疏导和调节资金流向的效果。利率下降使投资的成本相应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产品成本效应,利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流动资金的成本,从而决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相应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持有货币的成本效应,这种成本效应有两种,一是持有货币而放弃的利率收入损失,二是因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力的损失。
②利率的预期效应。即中央银行利率变动对人们预期产生的影响。对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预期影响银行的利率,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货币疲软使人们对市场利率的预期会降低,人们不愿再将钱存到银行,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消费与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③汇率效应。利率的变动对一国外汇市场起作用,使该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变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一国的货币疲软,使该国的汇率降低,货币贬值,这会使该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国经济的增长。
所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疲软时(价值下降),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必然恶化是不正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