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
- 共845题
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的划分依据是( )。
A.征税对象
B.征收管理体系
C.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
D.计税标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不同的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行为征税。
个体工商户吴三在2000年5月至2001年2月期间,采用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偷税共计 9000余元。甲区税务局在2001年4月对其进行了查处,在充分调查其日常经营账目和对其进行询问的基础上,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对其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决定。吴三不服向市税务局申请复议。甲区税务局在收到申请书副本10日内,未提出书面答复,也未提交作出处罚决定的证据等有关材料。市税务局对此应作的处理决定是:
A.以处罚决定事实清楚为由,决定维持
B.以处罚决定适用法律正确为由,决定维持
C.通知甲区税务局并限期举证
D.视为处罚决定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测试点] 行政复议决定。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23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依照本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这是被申请人在复议中的义务。
第28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23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照第(四)项的规定,D项是正确的。
1985年,W国国会降低了单身公民的收入税收比率,这对有两份收入的已婚夫妇十分不利,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比分别保持单身更多的税。从1985年到1995年,未婚同居者的数量上升了205%,因此,国会通过修改单身公民的收入税收比率,可使更多的未婚同居者结婚。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从1985年至1995年,W国的离婚率上升185%,高离婚率对当事者特别是单亲子女造成的伤害,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受到婚龄段青年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B.在H国,国会并未降低单身公民的收入税收比例,但在1985年至1995年间,未婚同居者的数量也有上升。
C.W国的税收率在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并不算高。
D.从1985年至1995年,W国的未婚同居者的数量并不呈直线上升,而是在1990年有所回落。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从1985年到1995年间,未婚同居者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之一是,这样可以比正式结婚纳较少的税,因此,通过修改相应税率,可使更多的未婚同居者结婚。
如果A项的断定为真,则有理由认为,从1985年到1995年间,未婚同居者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高离婚率所造成的伤害使得人们对结婚更为保留和谨慎。因此,光通过修改相应税率,未必能使更多的未婚同居者结婚。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A.征税主体不同
B.征税对象不同
C.征税期间不同
D.纳税主体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测试点]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区别。[解析]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收。国际重叠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象。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纳税主体不同,前者是一个主体,后者是多个不同的主体,所以D正确。
国际税收协定就处理的广度为标准可以分为( )。
A.综合性的国际税收协定
B.单项的国际税收协定
C.双边国际税收协定
D.多边税收协定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CD是就涉及的缔约国数量来划分的。
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是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手段。按照执法监督的内容划分,下列行为属于事中监督的是( )。
A.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备查
B.重大税务案件的集中审理
C.税务行政复议
D.税收执法检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下面做法不符合一事不再罚规定的是( )。
A.张某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而没有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做出没收物品,并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处罚
B.个体户杨某在贩卖生猪时被"生猪办"执法人员查出没有完税凭证,并且拒绝申报纳税。"生猪办"执法人员遂通知公安机关以妨碍公务为名将其留置盘查48小时。后国税分局根据"生猪办"认定的事实,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杨某没有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处以罚款 900元
C.某县有一饮食店,未在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登记就开始营业,半年后被工商部门查获罚款。县地税局通过调查,对该饮食店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补税、并缴纳加收滞纳金和罚款
D.某甲是河北人,在北京打工。因为多生一孩违反了地方法规的规定,已经依据北京市某区计划生育部门的决定在北京缴纳了社会抚养费。某甲在回家探亲时,其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部门根据河北省有关规定亦对某甲的超生行为征收了社会抚养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税务部门
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
C.海关部门
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税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其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是征税主体;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是纳税主体,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等。凡是在我国境内有所得来源的,都是纳税主体。
税收管理体制是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的制度。
A.财权
B.税权
C.收入
D.事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税收管理体制,财政部不可以行使的税收管理权限是( )。
A.组织制定税收条例或实施细则
B.对税法的解释权
C.决定地方税的减免
D.管理和监督全国税收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属于财政部管理的权限是拟订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提出税收立法计划,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议上报税法和税收条例草案;根据国家预算安排,确立财政税收收入计划;提出税种增减、税目税率调整、减免税和对中央财政影响较大的临时特案减免税的建议;参加涉外税收和国际关税谈判,签订涉外税收协议、协定草案;制定国际税收协议和协定范本;承办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财政部原承担的税政(含关税)调查研究的职能以及税法起草和税法执行过程中的一般性解释工作,交给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承担;国有企业所得税征管的职能,交给国家税务总局承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