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地球上空飞行轨道如图所示,飞行器绕椭圆轨道飞行后,在椭圆轨道远地点343km的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轨道半径为343km的圆轨道2上作周期约为90分钟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行器在椭圆轨道l和圆轨道2上运行时的机械能不相等

B飞行器在圆轨道2上运行时完全失重,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C飞行器在圆轨道2上运行的角度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

D飞行器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P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变轨后在圆轨道2上运行时加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质量不相等的工作卫星沿同一轨道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AOB=60°,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如图所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大

C由已知条件可求月球的密度

D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的

B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表面物体向心加速度的

C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上赤道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D如果卫星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半径逐渐减小,则它的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少.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飞行器,它的工作轨道是距月球表面100 km的圆形轨道,而当年我国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器的工作圆轨道距月球表面约为200 km(见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更小

B“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C“嫦娥二号”在绕月圆轨道上运行时须向运动的反方向喷气以提高速率

D若已知引力常量,则利用题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上未发射时的重力为G0,它在离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  )

A周期

B速度为

C动能为GoR

D重力为0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嫦娥一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变轨,先后在低空A轨道和高空B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不考虑月球对它的作用力,则“嫦娥一号”在A轨道运行时(  )

A线速度比在B轨道的大

B线速度大于7.9km/s

C周期比在B轨道的长

D所需向心力比在B轨道的大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经5次变轨追“天宫一号”.如果将“神舟九号”飞船的五次变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二次变轨:由轨道Ⅰ变至轨道Ⅱ,再变至轨道Ⅲ.下列关于“神舟九号”飞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沿轨道Ⅱ从P向Q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B沿轨道Ⅱ从P向Q的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

C沿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比沿轨道Ⅰ运动的机械能大

D沿轨道Ⅲ运动的加速度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加速度小

正确答案

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高度R(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低成本地发射绕地人造卫星。假设某物体A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B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C比较

AA与C运行的速度相同

BA的速度大于C的速度

C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

D因为不知道质量,故无法比较A与C的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卫星的发射轨道为一椭圆,如图甲所示,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卫星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A点在地面附近,且卫星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和11月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实现对接,如乙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以上信息,可以判定(  )

A图甲中运动到A点时其速率一定大于7.9km/s

B图甲中若要卫星在B点所在的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A点加速

C图乙中“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图乙中“神舟八号”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正确答案

A,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太空行走.已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B,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09年10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并获得成功,首次变轨是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的.卫星的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了约600公里,如图卫星正式进入绕地16小时轨道.接下来卫星在近地点处还要借助自身发动机的推动经过三次变轨先后进入绕地24小时轨道、绕地48小时轨道,最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漫长的施行后接近月球,在月球近月点的位置仍要借助自身的发动机的作用,使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被月球引力俘获后先后进入绕月12小时轨道、绕月3.5小时轨道,最终进入绕月127分钟的圆形轨道,进行约一年的月球探索之旅.关于卫星在绕地由16小时轨道到48小时轨道、绕月由12小时轨道到127分钟轨道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绕月运行均需要向后喷气加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B卫星绕地运行需要向后喷气加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C卫星绕地、绕月运行均需要向前喷气减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D卫星绕月运行需要向前喷气减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正确答案

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线速度关系为vA>vB=vC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C运行周期关系为TA>TB=TC

D半径与周期关系为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假设“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西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与航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