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共16469题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正确答案
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越高,则卫星的( )
正确答案
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6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
正确答案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约100km高度的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球表面200km的轨道要低.若把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都看成是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是( )
正确答案
下面为某报纸的一篇科技报道,请你通过必要的计算判断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本报讯:首个由中国研制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直径为1m的太空天文望远镜,被运载火箭送入距地面高735km、线速度约为5.0×l02m/s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它主要用于全面观察太阳活动、日地空间环境等.下面的数据在你需要时可选用:引力常量G=6.7×10-11N•m2/kg2;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106m;地球质量M=6.0×l024㎏;地球自转周期T=8.6×104s;地球公转周期T'=3.2×107s;π2=10;π=3;70~80的立方根约取4.2.( )
正确答案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5月1日成功定点在同步轨道上.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关于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速度为v,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正确答案
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号宇宙飞船,该飞船在绕地球运行了14圈后在预定地点安全着落,若飞船在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v的大小( )
正确答案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假设其发射过程为:先让运载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7:5,则v大约为( )
正确答案
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v1,周期是T1,机械能是E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v2,周期是T2,机械能是E2.则( )
正确答案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对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都造成了潜在威胁.NASA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两颗完整在轨卫星相撞事故.新闻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表示,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据说已经废弃了10年).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据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GJ1214b”,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GJ1214b行星的体积约是地球的3倍,质量约是地球的6.5倍.若已知地球半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估算(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