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物的推断
- 共127题
27.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Z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R的化学式是( );
(2)E、Z的晶体类型均属于( )晶体。E、Z结构中最小的环上原子个数之比为( )。B为一元强碱,焰色反应为紫色,则B的电子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单质Z与 NaOH的反应:( ),
②工业上由E制取粗Z:( ),
(4)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向A与X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mol / L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单质的质量为( ) 。
正确答案
(1)第三周期IVA族 ;
(2)原子 ; 2:1 ;
(3);
(4)
(5)2.8g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图中X、Y、Z、 W是地壳含量前四位(不按顺序)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它为化合物,A有磁性。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M的化学式是( );
(2)胶体的应用非常广泛,早在150年前的1862年,英国科学家格雷阿姆就提出了"胶体"的概念,R胶体中分散质直径大小范围为: ( ),可利用( )区分胶体和溶液;
(3)已知A与2.7g W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写出A和足量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
(5)简述检验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6)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的G溶液中,加NaOH溶液调节pH,当
pH= ( )时,开始有沉淀生成。(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ⅥA族; Na2SiO3
(2)1 nm~100 nm; 丁达尔效应
(5)取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
(6)2.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A、B、C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B可能是O2
②若C的溶液中遇,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B可能是Cl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A可能是Fe,B可能为Cl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C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已知离子晶体M由属于同一周期的X、Y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一(部分产物已略去):
(1)已知元素Z与Y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那么Z与Y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2)若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相对分子质量为79,且E与F相遇即可生成G,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则A的化学式 ( );
(3)若A是与X、Y同周期元素的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 ( );
(4)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E溶液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上图二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符号(微粒次序按摩尔质量从小到大)为( ),以及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