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 共3788题
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2011年,作为政府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政务微博快速增长,政府部门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越来越多的部门开通政务微博,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许多新的气象。但同时,有些网民会在微博上散布一些谣言,这些谣言所造成的社会情感伤害、政府形象被黑、群众生活受困以及现实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久而久之,最受伤害的便是社会互信,这使信息有效沟通、社会有效管理、危机有效防范的成本大大增加。
有人认为:“构建健康的微博平台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6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享有言论自由权、监督权。并能利用微博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2分)②公民在享有政治自由的同时,应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守法律法规,善待、善用网络。所以,构建健康的微博平台需要网民的自我约束,更不能做散布谣言等事情。(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微博的发展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依据课本基础知识结合材料可从国家性质,公民在享有政治自由的同时,应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等角度组织答案。
点评:这类试题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如:政党的有关知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等)。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4日,得知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80后”农民工易凤娇正在休产假。这位来自湖北农村的年轻妈妈坦陈,真没想到竟在异乡广东被赋予如此神圣的使命。为了全心参会,易凤娇狠狠心,一个星期前给刚满6个月的女儿断了奶。易凤娇说,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真正体现了国家对2.63亿农民工群体的重视。2013年,广东共有3名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上一届是1名。易凤娇此次参会带来的建议之一是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材料二 在浙北小城长兴县,78岁的楼伯余是个名人。8年拍两万张照片向政府反映市容问题。 每隔几天,人们就能从电视上、报纸上,或者街头巷尾,发现这个老头儿的身影。8年来,他几乎每天推着那辆破破烂烂的电瓶车,胸前挂着硕大的相机包,每当发现市区里的“刺儿”,他就会急速摸出那台尼康数码相机。将照片和说明一起寄给有关部门 ,他现在的手机里,存了林业局、城管局、卫生局等各大机构领导的电话。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易凤娇为什么要如此珍惜自己手中的选举权利?(7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当代中国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分)
正确答案
(1)①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分)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2分)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2分)④材料中“易凤娇狠狠心,一个星期前给刚满6个月的女儿断了奶”正体现了她珍惜手中的权利。(1分)
(2)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共8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易凤娇珍惜自己手中选举权利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一种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也要珍惜自己的公民权利。解答本题学生可从公民珍惜自己选举权利的意义、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公民的政治素养以及公民的责任感等角度去展开说明。
(2)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对于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学生可从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重要内容、有机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等四个方面去阐明。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依法维护农民各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尽快完善农村经济法律制度,以便为农村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是依法治农的基本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经过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和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两次修订并通过。目前,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它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但是,基层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有法不依的情况还很严重,行政命令、行政强迫在部分乡镇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法治的落实进程。
(1)(10分)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6分)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请问你如何在农村法治建设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保农村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必须加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自觉接受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保障农民权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繁荣,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原则,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推动农村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农村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
试题分析:(1)十八大的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是依法治农的基本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经过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和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两次修订并通过。”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保农村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它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但是,基层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有法不依的情况还很严重,行政命令、行政强迫在部分乡镇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法治的落实进程。”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必须加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自觉接受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保障农民权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繁荣,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
(2)解答本题,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二是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以上两方面结合材料简单分析即可。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全国人大的性质、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材料一: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网络反腐”、“网络监督”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中国网络反腐实名举报第一人”周文彬、朱小红、杨志伟……一件件贪污腐败案件被网友捞出水面。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近日,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坛、E京网等16家造谣、传谣,疏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站予以关闭。对此,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抵制网络谣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1)从民主监督角度说明“网络反腐”、 “网络监督”的政治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对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认识。(8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2分);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③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是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表现。(2分)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坚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危害社会的稳定(2分)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国家法律,要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网上编造传播谣言行为必须加以抵制。(2分)④国家必须履行好职能、加强监管、正确引导,还互联网一片净空。(2分)
本题以“网络反腐”、“网络监督”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监督知识的理解。
(1)民主监督的政治意义可以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等方面回答。
(2)网上编造传播谣言可以从国家性质、民主特点、民主权利、行使政治权利应该遵循的原则、履行好职能等方面回答。
材料一: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掀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8分)
材料二:据IHS Automotive的估算,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估计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2)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7分)
正确答案
(1).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日本购岛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每个公民都要采取实际行动加以反对,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2分)
②公民有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抗日游行,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2分)
③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借口抗日游行而打砸商店等,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要坚决反对。(2分)
④公民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进行,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接受政府管理、遵循相应程序和要求。(2分)
(2)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分)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钓鱼岛事件为切入点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时政性较强。材料比较新鲜,学生比较关注。第(1)问是政治生活角度。限定知识范围是公民的有关知识。从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是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大的错误是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小到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从大到小分析。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