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 共3788题
某乡农民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去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无奈中,刘某和他的儿子跑到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再说,一车西瓜也不值多少钱,这事我们管不了。”然后扬长而去。
(1) 面对派出所值班民警的行为,刘某可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民行使这一权利有哪些合法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民行使这一权利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监督权
(2)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答出3点得满分)
(3)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结合镜头《缺席者》,观察我国的城镇化。
镜头:田间水渠边,老人对着庄稼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农村出现了土地荒芜、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者素质下降等问题,这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 出了新要求。、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针对镜头中农村出现的新问题,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8分)
正确答案
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3分)
②农村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农村的养老服务方式,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合理发展。(3分)
③农村村民委员会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切实搞好村民自治。(2分)
(说明,答案主要围绕“党委、政府、村委会”三个角度展开,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得满分;学生如果从政府宗旨、职能等方面详加论述,只能得政府角度的分,其他类推。学生如果从“公民政治参与”角度组织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可以替代得一个角度的分数。)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政治生活的主观题必须要分主体回答,本题也是如此,要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考生就要考虑,谁来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党、政府、村委会,和党有关的知识点是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政府有关的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职能、工作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和村委会有关的是其性质和作用,定位了知识点,只要结合材料,稍加整理即可。
点评:政治生活的主观题,一定要先确定主体,问的是哪个主体,就答和哪个主体有关的知识点,如果答到了别的主体上,就没有分了。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在某市某中学,盥洗间的自来水哗哗地不停地流,食堂里每天至少有五六个大泔桶里装满的是倒掉的饭菜和馒头……。
请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角度,简要说明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是错误的。(14分)
正确答案
(1)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这就要求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在行使权利时,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强调了个人占有公共资源的权利,忽视了节约资源的义务。
(2)坚持个人利益与集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公民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材料中的浪费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利益。
略
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学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的曝光,让教育面临着公共信任危机。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等方面。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公民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市教育主管部门计划举行一次关于“教育收费”的听证会,请你设计听证会的参加对象,并保证听证会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提出意见、批评、建议。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④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3)①教育局的工作人员。②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③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家长。④学校校长或代表。(若能答出物价局的工作人员及新闻媒体的代表也可。)
走出金融危机,创造新奇迹。2010年3月3日两会的召开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内外机者的眼球。以下是某记者与北京一市民的对话:
记者:两会召开了,你关心两会吗?
市民:当然关心啊!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想知道今年国家会做出什么举措,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
记者:对这些问题你肯定有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希望。你会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向两会传达。
市民:……
(1)请你运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帮这位市民回答记者最后的问题。(6分)
(2)两会期间,许多网民纷纷在网上出谋划策。网民们的积极献言,这对两会决策有何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传达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传达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传达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传达(6分)
(2)公民积极参与,有利于两会的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8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