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 共3788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5日,由新疆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提出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2010年11月16日,中国工程院召集曾参与《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项目的研究成果。10多位院士、专家还就当时广受关注的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表示质疑,称其“不可行”“不可想象”,是“建立在幻想基础上”的。近日,媒体报道的“海水西调引渤入新”工程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引发公众对新疆水资源问题的关注。对于专家“引渤入新”的提议,网民的意见明显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利国利民应该实施,另一派却质疑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实施。
(1)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请你对“引渤入新”工程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渤入新”工程的争论对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对“引渤入新”工程持有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利国利民,另一方认为破坏生态,这是由于利益立足点不同所致。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引渤入新”工程是否实施,必须从水资源平衡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引渤入新”工程是为解决新疆水资源的问题,但必须注意生态的保护,要同时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①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进言献策,有利于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②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改进工作,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③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7月3日,广东省政府以“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为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开展与网民互动交流是网络时代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绿色通道”,也是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直通车”。省政府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希望通过在线交流,更好地了解民意、加强沟通,调动全社会共同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开展“百姓论坛”活动,一起为广东社会建设尽责出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广东省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被选为广东省“百姓论坛”代表,请就广东省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不少于三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做法体现了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我国各级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种做法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③这种做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合理化建议:①政府应有效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对市场的监管。②政府应关注民生;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③政府应加强廉政建设,积极接受监督,使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廉洁高效政府。④政府应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⑤政府应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某校高一(2)班的同学以“网络反腐”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近年来,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监督取得了很大成效:“躲猫猫”、“钓鱼执法”、“天价烟”……。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指出,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党建辞典》把“网络反腐”这一词条收录其中,“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工作平台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局长日记”、“艾滋女”事件——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这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在哪里?……
(2)请你就公民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网络监督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②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强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③发挥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防止腐败,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正常的公务活动。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①“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中国党建辞典》把“网络反腐”这一词条收录其中,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网络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网络工作平台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目前,全国有万余个政务机构及公务员开通微博。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以各级政府机构、官员为主体注册的政务微博,已从个别尝试发展为遍地开花,为我国民主政治增添了新的色彩,广大网民对“政务微博”的关注超乎寻常。 “微博政务”是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积极意义是无容置疑的,但微博中的一些偏激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也令一些官员望而却步,有的人对“政务微博”的可控性、实用性心存疑虑。
(1)“政务微博”是政务公开的一种新形式,从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角度看有哪些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看待“微博政务”这一新生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②有利于维护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③微博的群众性和互动性,有利于拉近政府及官员与网民的距离,了解民意,有利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2)①一切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微博政务”作为新生事物,有积极作用,同时其发展过程也会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②矛盾的两方面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虽然“微博政务”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微博政务”实践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具体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法,促进其不断完善发展。
材料一:公开、透明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2011年5月至8月,中央90余部委按照国务院要求,陆续公开了“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招待费用]支出情况。“三公”数据的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政府要实行信息公开,公开“三公经费”。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的体现。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①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体现了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③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