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一本题为《女王的日常生活——一个艺术家的日记》的书,使世人了解到女王的日常生活:“一般在年初的时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要到位于英格兰的圣德令干,这里有王室产业及邸第。女王是这里的地主。二月初的时候,女王回到伦敦,在她的私人秘书的帮助下准备讲演稿、签署文件和回复来信。每周还要会见一些外国大使、教会领导人和高级军官将领。而周二晚上是固定会晤英国首相的时间,虽然英国宪法规定女王不参政,但是她的意见一般都受到尊重,可以给新上任的首相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女王每年大约有16次出访,巡视英联邦国家……”

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女王的认识。

正确答案

“准备讲演稿、签署文件和回复来信……巡视英联邦国家”体现了英国王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但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②是英国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③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发挥咨询作用;④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的纽带。

试题分析:材料中体现了英国王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但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四个重要作用,学生可回忆书本相关内容展开回答: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是英国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发挥咨询作用;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的纽带。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英国国王的地位和作用。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重视各个问题中的关键词,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意见,A省省长发布了《致A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

辨题: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8分)

正确答案

(1)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的体现,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有利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分)

(2)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表现,这是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的途径之一。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还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分)

(3)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积极主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主动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提供便利渠道。(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雾霾锁国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天气气象,雾霾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一 针对雾霾天气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不能承受之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剑指PM2.5治理,全面吹响了中国“呼吸保卫战”的号角,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为什么会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10分)

(2)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8分)

信息二 “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的确,面对刺眼呛鼻的雾霾,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只说别人,自己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总是说的比做的好,不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3)应对雾霾,作为公民,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要怎样承担责任。(12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3分)

②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防治大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3分)

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2分)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根据《行动计划》防治大气污染,是政府在坚持依法决策,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2分)

(2)①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为环境治理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2分)

②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表决权、质询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利益需求。 (2分)

③人大代表要履行义务,听取和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2分)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加大对政府的监督,充分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工作。(2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雾霾治理中(3分)

②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各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3分)

③公民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3分)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行为主体政府,问题指向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关于政府原因类的题目,基本理论点包括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然后回扣设问,一一对应理论点,组织语言,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防治大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根据《行动计划》防治大气污染,是政府在坚持依法决策,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关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民主集中制原则,然后结合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对应理论,组织语言,即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为环境治理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表决权、质询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利益需求;人大代表要履行义务,听取和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加大对政府的监督,充分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行为主体公民,问题指向公民应对雾霾承担责任。关于公民措施类的题目,基本理论点包括国家性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然后回扣设问,组织语言,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雾霾治理中;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各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公民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电大幅度攀升,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发电成本上升导致电力企业利润下降,发展能力不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从2012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居民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材料二  2012年5月11日,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在济南召开。听证会参加人员对《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积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应考虑家庭人口数量、季节性用电量增加、城乡差别等意见。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如识说明实行阶梯电价的合理性。(6分)

(2)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为什么要采取听证会的方式让公民参与决策?(8分)

正确答案

(1)①居昂用电楚商品,阶梯电价是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2分)②阶梯电价利用价格与供求的制约关系,引导人们节约用电,实现绿色低碳消费。(2分)③阶梯电价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表现。(2分)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分)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2分)(如回答:公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政府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完善,使决策更好地服务于民,可得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注意审题第(|)问是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时,可以从影响价格的因素、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等角度回答,第(2)问是政治生活角度。内容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可从民主决策的意义角度思考即可。

点评: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规划纲要》自2008年启动研究制定工作到今年颁布实施,历时两年多。其间,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将《纲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4分)

(2)有人认为,只有问政于民,才能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做出科学决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公民参与《纲要》的制定,积极建言献策,是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体现。(2分)

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公民参加《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2分)

(2)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政府问政于民,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2分)

②政府要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2分)

③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行政监督体系,保证决策更合民意。(2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