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 共36题
5.下列正确反映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中党不是国家机关,排除,B项中,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排除,C项中最高人民法院无法判定地方人大违宪,所以排除,故选D,D项中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国家机关的相关知识,要注重区别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性质。
解题思路
此题审题时要特别注意行为主体,注意关键词,是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
此题不容易排除非国家机关,党,政协都不是国家机关,不符合题目要求。
知识点
4.“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词“集体议事” 、“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强调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A项只体现出“集中”,而没有体现“民主”;B项是指最终目标,但既没有反映“民主”,也没反映“集中”;C项只体现出“民主”,而没有体现“集中”; D项“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正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表述正确,也复合材料主旨。
考查方向
“民主集中制”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之一,我国的的根本制度,教材重点知识,主客观题都可能考查到。
解题思路
1.准确把握材料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二是“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概括出“民主集中制”。
2.正确解读四个选项内涵,找出体现民主集中制的选项。
易错点
民主集中制的全部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只有民主或者只有集中,都不叫民主集中制。
知识点
8.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由谁行使”与“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下列对“由谁行使”与“如何行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谁行使”讲述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涉及国体,“如何行使” 涉及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涉及政体,故选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因此其他选项均是错误选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给定两个关键词,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谁是国体,谁是政体,只要明确了这一点,此题迎刃而解
易错点
注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相同,政体不一定相同
知识点
17.被誉为“开门立法”典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数次审议,并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在多次修订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6年3月16日表决通过。“开门立法”
①是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体现
②通过征求意见提高了全国人大立法效率
③有利于及安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
④使法律得到公众更多支持,从而提高法律地位
正确答案
解析
“开门立法”是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体现,也有利于健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广泛征求意见不会提高全国人大立法效率;法律地位是法定的、不是是因为公众更多支持而提高到,④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民主决策的意义的知识。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民主决策的意义的知识。
2、调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不知道广泛征求意见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全国人大立法效率;不知道法律地位是法定的、不是是因为公众更多支持而提高到。
知识点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应经过的程序有
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②中央文件起草组展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③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
④国家发改委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正确答案
解析
中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由党先起草而后提出审议通过,政府是执行机关,所以由政府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人大是权力机关有决定权,《“十三五规划”纲要》最终由人大审议通过。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应经过的程序为②→①→④→③,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党的地位,人大的职权,政府的性质及党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虽然是政治生活的常识内容,但是有不少考生对于具体的协作关系仍有不明白之处。还可加入政协 民主党派来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
解题思路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由党先起草而后提出审议通过,由政府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最终由人大审议通过。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应经过的程序为②→①→④→③,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
1、有不少考生对于各党政机关具体的协作关系仍有不明白之处
知识点
31.2015年10月26-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建议》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国家将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于2016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决定通过后将正式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1)上述材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方式?
(2)请运用“党的领导”和“人大制度”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十三五规划纲要按法定程序出台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政策来实施对国家和社会政治领导。所以党要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党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决定,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按法定程序出台。
解析
第一问属于“是什么”型问题,考查基础知识,直问直答。“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表明民主执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科学执政。第二问属于“为什么”型问题,设问中指定了答题所用的知识范围,属于限定范围的发散思维,这类试题先要回忆限定范围内的全部知识点,然后根据材料有效信息锁定答案所需的知识点: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国家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指针,表明党的这政党地位、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也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最后参考分数的多少以及材料有 几层信息来决定,答案写几层,并最终完成答案。
考查方向
党的地位、作用、领导和执政方式;全国人大的地位、作用,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等知识。
解题思路
简答题,直问直答,不展开深入分析。
1. 全面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了解材料内容的层次,明确材料涉及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把握材料的主题。
2,仔细研读设问,看是否指定了回答问题所运用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并全面回忆相关知识。
3.根据设问要求,逐层分析材料,正确对接有关知识,调度和运用教材知识。
4.根据材料信息、给定的分数,确定答案的层次,正确描述和阐释现象、分析和论证问题。
易错点
1.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完整,可能导致指定范围的知识点不清,从而导致无法从材料中读出相关教材知识。
2.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获取材料信息,因而不能正确对接相关知识。
3.审题能力差,不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要求,不能根据指定范围的知识回答问题。
4.材料信息解读不全,审读设问不到位,解答问题的角度不全。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