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共457题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投资扩张的增长方式。解决投资扩张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财政支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提高贷款利率
D.增加国债规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增加财政支出和增加货币供应量即增加投资,使投资扩张,排除A、B项; 扩大国债规模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惠及民生、亟须财政投入支持的地区和行业给予更多的直接财政支持提供了资金支持,又为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是一种扩张投资的方式,排除D项;C项,提高贷款利率降低投资增长速度,可以解决投资扩张问题。故选C。
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财政政策可以运用的工具不包括( )。
A.利率
B.税收
C.政府支出
D.政府债券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以及相应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的主体是政府,而利率政策的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不是财政政策可以运用的工具。BCD三项为财政政策可以运用的主要工具。
1950年—1956年我国财政支出构成变化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1950—1956年我国建设投资是呈直线逐年递增的
B.我国的国防费用自1950—1956年间是逐年递减的
C.1950—1953年间,我国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逐渐减少的
D.1950—1956年间,我国财政支出中,其他费用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题是综合分析判断题,需要逐一阅读选项并仔细对照观察曲线的变化情况来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我国财政支出GDP比重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
A.政策性调整
B.管理水平不高
C.企业负担过轻
D.统计口径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体制的原因、统计原因。
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控制通货膨胀需要增加国家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从而缩小投资规模,故B、C、D三项均不符合;A项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应入选。
我国试行零基预算的设想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按( )两部分重新核定。
A.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B.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
C.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D.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国家预算项目分为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我国试行零基预算的基本设想是,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按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两部分重新核定。正常经费按人员定额核定,专项经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核定。
改革开放时期,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变化是( )。
A.平稳
B.上升
C.下降
D.时高时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78年,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趋势是( )。
A.明显上升
B.明显下降
C.保持平稳
D.时高时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趋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反之则减少财政支出,这符合财政支出的( )。
A.公平分配原则
B.效益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稳定与发展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稳定与发展原则,是指通过正确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支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
B.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其二是政府转移支付
C.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债上,公债政策的货币效应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
D.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时,政府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采用的,政府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效果,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