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天气系统
- 共2036题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5分)
气候是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鲁西和豫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这里是春旱的多发区,影响了夏粮作物的生长;秋季作物生长也同样深受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寒潮和台风入侵路线的方向。(1分)
(2)图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而南方地区则是___、___、___。(2.5分)
(3)与图中台风灾害大致发生在同一季节的是___、___、___,台风灾害是由______天气系统发展所致,我们对此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分)
(4)鲁西、豫北地区一般年份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该地对农业采取抗旱保收的措施叫______,采取这种措施抗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除了这种措施,你还能提出哪些措施?(7分)
正确答案
略
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水平气流呈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气压分布
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 ]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2)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线中,可能形成晴朗天气的是_______线,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线附近。
正确答案
(1)反气旋;顺;A
(2)丙;丙处等压线较丁处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丁;丁处纬度较低,吹偏南风(风从较低纬度吹向
较高纬度)
( 3)C;B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缓解全球变暖的重要措施,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
41.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__________雨和__________雨。
(2)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天气。
(3)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__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锋面 台风。
(2)梅雨
(3)C地区 纬度高,蒸发弱,东北山地积雪融水。
略
图2-29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大气中CO 2浓度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2-29
(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 的缘故。
(2)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有:① ,② ,③ ,④ 。
(3)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对策有:
① ,② ,③ 。
正确答案
(1)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 (2)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3)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1.下垫面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目前看,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和植被的减少,故应从能源利用方面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2) 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_ ______,从产品用途来看,它属于 农业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 _ ____,其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 _ ______,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 ___。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共同的区位条件有
。
正确答案
略
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从形成源地看,17日受 气团控制。
(3)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 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 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 地区 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 或 天气,这在我国 地区的 季常可见到。
正确答案
(1)上升 下降 冷 (2)暖 冷 (3)14日和15日 大风 雨雪 (4)狂风暴雨 北方 夏 大风 沙暴 北方 冬春
此题主要考查锋面对天气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下降,气压逐渐上升,可知这是冷锋过境时的特征,在气温曲线与气压曲线交汇处正是锋面过境时,天气变化最为剧烈。
(1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下旬,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截至2008年5月28日上午9时,湖南省连降三日的暴雨已造成7人死亡,11人失踪,农作物受损面积7万亩,400多栋、2 100间房屋倒塌,道路交通中断5条,毁坏路基47千米。
2008年5月25日至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织金县等17个县市遭受洪涝风暴灾害袭击,共造成18人死亡,12人失踪,166人受伤,4 600多人被紧急转移安置。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方面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6分)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
(3)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我国雨涝区分布规律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我国的降水量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3分)
(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垦;中游围湖造田。(2分)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中游地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2分)
(3)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崎岖,落差大,水流急,水分存留时间短。(4分)
略
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根据所给材料,完成各项要求:(10分)
材料一:“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赤道附近数千公里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例如,厄尔尼诺往往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严重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材料二:水稻和棉花是秘鲁两种主要的农作物,它们对降水的数量和时间均很敏感。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秘鲁棉花生产严重受灾,1983年的农业产值下降了
14%,而由于对1986~198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做出了预报,采取了主动适应措施,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比例,1987年秘鲁的农业产值增加了3%。
材料三:1950~1999年黑龙江省气温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单产变化图
(1)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黑龙江省1959~1999年间年平均温度与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单产变化总趋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秘鲁在1986~1987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4)黑龙江省在1986~1987年对水稻种植面积的调整是否适应气候的变化?分析这种调整造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地势平坦,地域辽阔,具有肥沃的黑土、黑钙土,夏温较高,热量和水分配合协调。
(2)都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3)秘鲁受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因而采取了主动适应措施,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比例。
(4)不适应;气温下降,造成水稻单产下降,因调整失误,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业减产。
略
看图填空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影响B处的
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
(2)图中CD两处中,_______处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__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届时该地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目前,图中D点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地风向应为_________。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气压(反气旋);晴朗无云;低气压(气旋);云雨
(2)C;冷锋;刮风,降水,降温;降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3)晴朗;偏南风
(4)F;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