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初速度为零的正离子经加速电场后进入偏转电场,进入时速度与偏转电场方向垂直.若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要使离子在偏转电场中沿电场方向偏移量y变为2y,可采用以下哪些办法(设各种情况均能射出电场)(  )

A只使U1变为原来的一半

B只使U2变为原来的一半

C只使偏转极板间距变为原来的两倍

D只使偏转极板长度变为原来的两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qU1=mv2-0,

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有:L=vt,

竖直方向有:y=at2=t2

解得:y=

A、只使U1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偏转位移变为原来的2倍.故A正确;

B、只使U2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偏转位移变为原来的一半.故B错误;

C、只使偏转极板间距减为原来的两倍,则偏转位移变为原来的一半.故C错误;

D、只使偏转极板长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偏转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为一对平行板,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板长L=16cm,两板间距离d=16cm,两板间电势差UAB=+1200V.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1.0×10-10C、质量m=1.0×10-20kg,该粒子沿电场中心线CD以初速度υ0=4×106m/s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AB板右侧MN、PQ区域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MN与PQ间的电势差为1200V(粒子的重力不计)

(1)求粒子从AB间匀强电场射出时速度的方向及大小.

(2)求粒子射出PQ时的动能.

正确答案

解:(1)粒子在平行板AB间运动时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水平方向:L=v0t,

竖直方向:vy=at,a=

解得 vy=

则粒子从AB间匀强电场射出时速度大小为 v==

代入解得,v=5×106m/s

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α==

代入解得,tanα=,得α=37°.

(2)粒子MN与PQ间的电场中运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得

  qUAB=Ek-

解得,Ek=1.25×10-8J.

答:(1)粒子从AB间匀强电场射出时速度大小为5×106m/s,方向与水平成37°;

(2)粒子射出PQ时的动能是1.25×10-8J.

解析

解:(1)粒子在平行板AB间运动时做类平抛运动,则有

水平方向:L=v0t,

竖直方向:vy=at,a=

解得 vy=

则粒子从AB间匀强电场射出时速度大小为 v==

代入解得,v=5×106m/s

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α==

代入解得,tanα=,得α=37°.

(2)粒子MN与PQ间的电场中运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得

  qUAB=Ek-

解得,Ek=1.25×10-8J.

答:(1)粒子从AB间匀强电场射出时速度大小为5×106m/s,方向与水平成37°;

(2)粒子射出PQ时的动能是1.25×10-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绝缘U形杆由两段相互平行的足够长的直杆PQ、MN和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环MAP组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中MN杆是光滑的,PQ杆是粗糙的,现将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的小环(重力大于摩擦力)套在MN上.将小环由D点静止释放,如图所示.

(1)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

(2)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小环对轨道的最大压力?

正确答案

解:(1)带电小环稳定后只在光滑半圆环中运动,并且在P点的速度为零,由于电场力大于重力,带电小环运动不到A点,设运动到半圆环右侧的最低点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由动能定理可得:mgRcosθ1-qE1R(1-sinθ1)=0

由题意得:qE1=mg,

联立解得:θ1=

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s=2×R(1)=R

(2)设带电小环运动到B点对轨道的压力最大,B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对带电小环从P点运动到B点应用动能定理得:

mgRcosθ2-qE2R(1-sinθ2)=mvB2

在B点沿切线的合力为零,即:mgsinθ2-qE2cosθ2=0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

由题意可知:qE=mg,

联立解得:FN=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带电小环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mg,方向背离圆心.

答:(1)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R;

(2)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小环对轨道的最大压力为mg

解析

解:(1)带电小环稳定后只在光滑半圆环中运动,并且在P点的速度为零,由于电场力大于重力,带电小环运动不到A点,设运动到半圆环右侧的最低点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由动能定理可得:mgRcosθ1-qE1R(1-sinθ1)=0

由题意得:qE1=mg,

联立解得:θ1=

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s=2×R(1)=R

(2)设带电小环运动到B点对轨道的压力最大,B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对带电小环从P点运动到B点应用动能定理得:

mgRcosθ2-qE2R(1-sinθ2)=mvB2

在B点沿切线的合力为零,即:mgsinθ2-qE2cosθ2=0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

由题意可知:qE=mg,

联立解得:FN=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带电小环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mg,方向背离圆心.

答:(1)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R;

(2)若小环带正电,小环所受电场力是重力的倍,则稳定后小环对轨道的最大压力为m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静止经电压U0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之间,若质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且刚好能从极板边缘穿出电场.不让重力,试求:

(1)金属板的长度L;

(2)质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

正确答案

解:(1)在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eU0=

解得到质子射出加速电场的速度v0=

粒子在竖直方向:y==

又a=

在水平方向:x=L=v0t

联立上式得到

代入数据得L=d

(2)从刚开始到射出电场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答:(1)金属板的长L为d

(2)质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质子的电量为e)为e(U0+ );

解析

解:(1)在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eU0=

解得到质子射出加速电场的速度v0=

粒子在竖直方向:y==

又a=

在水平方向:x=L=v0t

联立上式得到

代入数据得L=d

(2)从刚开始到射出电场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答:(1)金属板的长L为d

(2)质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质子的电量为e)为e(U0+ );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带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从平行板电场的中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在A、B、C三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落在A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在B点的小球不带电

B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三个小球到达极板时的动能关系为EkA<EkB<EkC

D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关系为aA>aB>aC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知,tA>tB>tC,故B错误.

根据y=,偏转位移相等,则aA<aB<aC,可知C的电场力方向向下,A的电场力方向向上,所以A带正电,C带负电,B不带点,故A正确,D错误.

根据动能定理知,C的合力最大,则C球合力做功最多,A球合力做功最小,可知C球动能增加量最大,A球动能增加量最小,初动能相等,所以三个小球到达极板时的动能关系为EkA<EkB<EkC.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带电金属板M、N间存在恒定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等高处有A、B两个重力相同的带电小球,小球A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B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打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P,则A、B小球所带电量之比为(  )

A1:2

B2:1

C1:4

D4: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两小球在竖直方向都做自由落体运动,由题分析可知,小球下落高度相同,由h=,得t=,则知它们运动的时间相同.  

小球在水平方向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xA=2xB,由x==,则A、B的电荷量之比qA:qB=xA:xB=2:1.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左极板接地,中间有小孔.右极板电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电子原来静止在左极板小孔处.(不计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t=0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将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到右极板上

B从t=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

C从t=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可能在两板间振动,也可能打到右极板上

D从t=时刻释放电子,电子必将打到左极板上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从t=0时刻释放电子,根据静止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及作用时间,画出电子的V-t图象图1.由图1知,电子在向右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向右做匀加速,再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的方向始终向右,故电子始终向右运动,直到打在右极板上,故A正确.

B、由图2知,从t=时刻释放电子,根据静止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及作用时间,画出电子的V-t图象图2.由图2知,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的位移与向左运动的位移始终相等,故电子一定做往复运动向左即在极板间振动,故B错误.

C、由图3知,从t=时刻释放电子,根据静止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及作用时间,画出电子的V-t图象图3.由图3知,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一个周期内向右运动的位移x1大于向左运动的位移x2,电子先向右运动位移x1,然后向左运动位移x2,但一个周期内的位移为x1-x2,方向向右,所以电子在一周期内虽右左往返运动但总位移向右且为x1-x2,故电子一定能打在右极板上,故C错误.

D、由图4知,从t=时刻释放电子,根据静止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及作用时间,画出电子的V-t图象图4.由图4知,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先向右运动位移为x,然后向左运动位移为X,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电场,离开左极板,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绝缘细圆环半径为r,环面处于竖直平面内,场强为E的水平匀强电场与圆环平面平行.环上穿有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沿圆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能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则

(1)小球经水平直径左端A点时的速度大小vA是多大?

(2)当小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B点时,速度又是多大?此时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由于球只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相等,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小球在混合场中的最高点是在图中的C点,此时小球的速度应该为零.

(1)在小球从C点到A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sin45°-qE(r-rcos45°)=mvA2-0

解得  vA=

(2)在小球从C点到B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rsin45°)+qErcos45°=mvB2-0

解得  vB=

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mg=m

解得 N=(2+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是2(+3)mg.

答:(1)小球经水平直径左端A点时的速度大小vA

(2)当小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B点时,速度为,此时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是(2+3)mg.

解析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由于球只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和电场力的大小相等,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小球在混合场中的最高点是在图中的C点,此时小球的速度应该为零.

(1)在小球从C点到A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sin45°-qE(r-rcos45°)=mvA2-0

解得  vA=

(2)在小球从C点到B点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rsin45°)+qErcos45°=mvB2-0

解得  vB=

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mg=m

解得 N=(2+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是2(+3)mg.

答:(1)小球经水平直径左端A点时的速度大小vA

(2)当小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B点时,速度为,此时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是(2+3)m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九江二模)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小球A、B质量均为m,A带电量为+q,小球B不带电.水平地面绝缘,重力加速度取g.求:

(1)要使A、B两小球在第一次落地前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

(2)要使A、B两小球在最高点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

(3)若B带电量为+2q,要使B球第3次落地时被A追上,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

正确答案

解:(1)两球在竖直方向均有 h=,得 t=

对于A球:水平方向有 F=qE=ma,得

 a=

水平位移大小 x=v0t+at2=v0t+t2

根据题意,有x>L

解得 v0(L-

(2)A、B两小球在最高点相遇时,所用时间 t=2nt(n=1,2,3…)

x=L

即v0t+at2=v0t+t2=L

解得 v0=(L-),(n=1,2,3…)

(3)要使B球第3次落地时被A追上时,所用时间为 t3=5t

B球水平分加速度为 aB==

追上时位移关系为 xA-xB=L

即v0t3+t32-=L

解得 v0=(L+

答:

(1)要使A、B两小球在第一次落地前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

(2)要使A、B两小球在最高点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n=1,2,3…).

(3)若B带电量为+2q,要使B球第3次落地时被A追上,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

解析

解:(1)两球在竖直方向均有 h=,得 t=

对于A球:水平方向有 F=qE=ma,得

 a=

水平位移大小 x=v0t+at2=v0t+t2

根据题意,有x>L

解得 v0(L-

(2)A、B两小球在最高点相遇时,所用时间 t=2nt(n=1,2,3…)

x=L

即v0t+at2=v0t+t2=L

解得 v0=(L-),(n=1,2,3…)

(3)要使B球第3次落地时被A追上时,所用时间为 t3=5t

B球水平分加速度为 aB==

追上时位移关系为 xA-xB=L

即v0t3+t32-=L

解得 v0=(L+

答:

(1)要使A、B两小球在第一次落地前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

(2)要使A、B两小球在最高点相遇,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n=1,2,3…).

(3)若B带电量为+2q,要使B球第3次落地时被A追上,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为v0=(L+).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带电粒子从静止出发经过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电压力U2的偏转匀强电场,当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们移距离为y,要使y增大为原来的2倍,可供选用的方法有(  )

A使U1减小为原来的

B使U2增大为原来的2倍

C使U1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使U2减小为原来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qU1=mv02-0…①

类似平抛运动过程,有:

L=v0t…②

y=at2…③

加速度:a=…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y=

要使y增大为原来的2倍,可以:使U1减小为原来的,可以使U2增大为原来的2倍,故AB正确;

故选:A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