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
- 共215题
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材料反映了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 ]
正确答案
《东史郎日记》(曰):“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上述材料属于
[ ]
正确答案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
正确答案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这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籍中却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诸葛亮的《隆中对》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说明
[ ]
正确答案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
正确答案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生产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 ]
正确答案
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的诗句是
[ ]
正确答案
由大陆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淮海战役“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诚3.5万余人,起义、改编2.8万余人……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计有:阵亡2.5万余人,负伤9.8万余人,失踪1.1万余人。合计13.6万余人”(第四卷第362页)。台湾出版的《戡乱战史》记载淮海战役是“歼匪(解放军)虽达四十万……而国军牺牲三十余万”(第十五册第127页,1984年3月第1版)。这说明:
[ ]
正确答案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
正确答案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