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志愿者A1,A2,A3通晓日语,B1,B2,B3通晓俄语,C1,C2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俄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

(Ⅰ)求A1被选中的概率;

(Ⅱ)求B1和C1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正确答案

(Ⅰ)从8人中选出日语、俄语和韩语志愿者各1名,

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1,B3,C1),(A1,B3,C2),(A2,B1,C1),(A2,B1,C2),(A2,B2,C1),(A2,B2,C2),(A2,B3,C1),(A2,B3,C2),(A3,B1,C1),(A3,B1,C2),(A3,B2,C1),(A3,B2,C2),(A3,B3,C1),(A3,B3,C2)}

由18个基本事件组成.由于每一个基本事件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

用M表示“A1恰被选中”这一事件,则M={(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1,B3,C1),(A1,B3,C2)}

事件M由6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M)==

(Ⅱ)用N表示“B1,C1不全被选中”这一事件,

则其对立事件表示“B1,C1全被选中”这一事件,

由于={(A1,B1,C1),(A2,B1,C1),(A3,B1,C1)},事件有3个基本事件组成,

所以P()==,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P(N)=1-P()=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直线,直线,其中

(1)求直线的概率;

(2)求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的概率.

正确答案

(1)(2)

(1)解: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设事件为“直线”.

的总事件数为,…,,…,,…,共36种.

,则,即,即

满足条件的实数对共三种情形.

所以

答:直线的概率为

(2)解:设事件为“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由于直线有交点,则

联立方程组解得 

因为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 

解得

的总事件数为,…,,…,,…,共36种.

满足条件的实数对共六种.

所以

答:直线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共有职工8000名,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调查上、下班乘车所用时间,得下表:

公司规定,按照乘车所用时间每月发给职工路途补贴,补贴金额Y (元)与乘车时间t (分钟)的关系是y=200+40[],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以样本频率为概率:

(I)估算公司每月用于路途补贴的费用总额(元);

(II)以样本频率作为概率,求随机选取四名职工,至少冇两名路途补贴超过300 元的概率.

正确答案

(Ⅰ)记一名职工所享受的路途补贴为X(元).

X的可能值为200,240,280,320,360.

X的分布列为

X的均值为E(X)=200×0.25+240×0.5+280×0.15+(320+360)×0.05=246.…(5分)

该公司每月用于路途补贴的费用总额约为E(8000X)=8000E(X)=1968000(元).…(7分)

(Ⅱ)依题意,当60≤t≤100时,y>300.

1名职工中路途补贴超过300元的概率P=P(60≤t≤100)=0.1,…(8分)

记事件“4名职工中至少有2名路途补贴超过300元”为A,则

P(A)=×0.12×0.92+×0.13×0.9+0.14=0.0523.…(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今有标号为1,2,3,4,5的五封信,另有同样标号的五个信封.现将五封信任意地装入五个信封,每个信封装入一封信,试求至少有两封信配对的概率.

正确答案

设恰有两封信配对为事件A,

恰有三封信配对为事件B,

恰有四封信(也即五封信配对)为事件C,

则“至少有两封信配对”事件等于A+B+C,且A、B、C两两互斥.

∵P(A)=,P(B)=,P(C)=

∴所求概率P(A)+P(B)+P(C)=

答:至少有两封信配对的概率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

(1)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

(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ξ=0,1,2,3

P(ξ=0)===P(ξ=1)=+=P(ξ=2)=+=P(ξ=3)==

∴ξ的分布列为

∴ξ的数学期望E(ξ)=0×+1×+2×+3×=1.2

(2)∵P(ξ=2)=,P(ξ=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

∴P(ξ≥2)=P(ξ=2)+P(ξ=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进行一项闯关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共三道关,闯每一道关通过,方可去闯下一道关,否则停止;同时规定第i(i=1,2,3)次闯关通过得i分,否则记0分.已知该同学每道关通过的概率都为0.8,且不受其它因素影响.

(1)求该同学恰好得3分的概率;

(2)设该同学停止闯关时所得总分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正确答案

(1)记Ai为事件“该同学闯第i关并通过”(i=1,2,3),则P(Ai)=0.8,P()=0.2

由题意,Ai(i=1,2,3)相互独立

该同学恰好得3分,说明该同学恰好通过第二道关,闯第三道关失败

∴所求的概率为P(A1A2)=0.8×0.8×0.2=0.128;

(2)根据题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3,6

P(X=0)=0.2,P(X=1)=0.8×0.2=0.16,P(X=3)=0.8×0.8×0.2=0.128,P(X=6)=0.83=0.512

∴X的分布列为

∴E(X)=0×0.2+1×0.16+3×0.128+6×0.512=3.6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盒中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3个,乙盒子中有黄,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从两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是不同颜色的概率.

正确答案

设A=“取出的两球是相同颜色”,B=“取出的两球是不同颜色”,

由题意知这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

则事件A的概率为P(A)==

由于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

∴事件B的概率为P(B)=1-P(A)=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运动场上有6个学生,分别戴着从1号到6号的号码牌,任意选两人记录其号码牌的号码.

(1)求最小号码为3的概率;

(2)求2个号码中至多有一个偶数的概率;

(3)求2个号码之和不超过9的概率.

正确答案

(1)由题意知,本题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从6个人中选2个,有C62=15种结果,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最小号码为3,相当于从4,5,6中任取一个,有3种结果,

∴最小号码为3的概率P==

(2)由题意知,本题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从6个人中选2个,有C62=15种结果,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2个号码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包括没有偶数和只有一个偶数两种情况,

包含的事件数3×3+3=12种结果,

∴要求的概率是=

(3)由题意知,本题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从6个人中选2个,有C62=15种结果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2个号码之和不超过9,它的对立事件是两个号码的和超过9,

有4,6;5,5;5,6三种结果,

∴2个号码之和不超过9的概率是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口袋内有n(n>3)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有3个红球和n-3个白球,已知从口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p,且6p∈N.若有放回地从口袋中连续地取四次球(每次只取一个球),在四次取球中恰好取到两次红球的概率大于

(Ⅰ)求p和n;

(Ⅱ)不放回地从口袋中取球(每次只取一个球),取到白球时即停止取球,记ξ为第一次取到白球时的取球次数,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Eξ.

正确答案

(Ⅰ)由题设可知:p2(1-p)2

∵p(1-p)>0,∴不等式可化为p(1-p)>

解不等式得<p<,即2<6p<4,

又∵6p∈N,∴6p=3,∴p=

∴p=,∴=,解得n=6.

(Ⅱ)由(Ⅰ)可知:n=6.

ξ可取1,2,3,4.

∵P(ξ=1)==,P(ξ=2)=×=

P(ξ=3)=××=,P(ξ=4)=×××=

∴ξ的分布列为

∴Eξ=1×+2×+3×+4×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甲盒中装有1,2,3,4,5号大小相同的小球各一个,乙盒中装有3,4,5,6,7号大小相同的小球各一个,现从甲、乙盒中各摸一小球(看完号码后放回),记其号码分别为x,y,如果x+y是3的倍数,则称摸球人为“好运人”.

(Ⅰ)求某人能成为“好运人”的概率;

(Ⅱ)如果有4人参与摸球,记能成为“好运人”的人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正确答案

(Ⅰ)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设某人能成为“好运人”的事件为A,

试验发生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5×5=25

而满足条件的x+y是3的倍数的情况有1+5,2+4,3+3,3+6,4+5,5+4,2+7,5+7共8种情况.

∴P(A)=

(Ⅱ)由题意知每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每次试验只要两种结果,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ξ\~B(4,),

即变量的分布列为

P(ξ=k)=()k()4-k

∴Eξ=4×=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二项式定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