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要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结构升级;积极推动信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大力开发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制。

运用哲学常识说明科技创新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注重科技创新。(3)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前,有学者概括出我国城市建设的“十大败笔”,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我国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的欠缺:

(1)摧残旧城: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

(2)疯狂克隆:中国城市越来越相像,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的港式、欧风、新加坡模式的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

(3)胡乱“标志”: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筑之后还有更新的、规模更大、楼层更高、造价更贵的,因而标志性建筑也总在易帜。

(4)攀高比傻:你建世纪大厦,我建摩天高楼。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

(5)盲目国际化:不少城市都在为扩大市区人口规模不懈“努力”着,几百万上千万市民在他们眼里成了国际大都市的指标。

(6)窒息环境:新的建设高潮在有限的旧城区内无休止地要面积,欲望的扩张和对金钱的渴望窒息了建筑艺术。满眼的广告牌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7)乱抢风头:美从来就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今天中国的建筑却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更不谈后来人,构成城市形体的建筑像时装表演,各显神通。

(8)永远塞车:中国大城市市区机动车平均车速已从80年代的20公里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2公里。

(9)“假古董”当道:近年来全国弥漫着一股人造景观热,“世界公园”、“民族园”、“老北京”、“三国城”、“水浒城”之类的东西堆砌不出真正的文化来。

(10)跟人较劲:开发商们建造了大批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密不透风的混凝土森林的“都市广场”。你建“花园”,我建“广场”,他建“皇宫”,看上去面光光、住进去心慌慌……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我国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的欠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应该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摧残旧城”割裂了事物的历史联系,“乱抢风头”割裂了事物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念,影响整体效果。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胡乱‘标志’”、“永远塞车”反映出城市建设目光短浅,未能用长远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客观规律。“攀高比傻”、“盲目国际化”、“永远塞车”、“假古董当道”、“跟人较劲”等,不顾实际条件,违背客观规律,城市建设带来许多消极后果。

④矛盾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应该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一味求新,不要旧城的“旧城改造”,只考虑个体,不管别人的“乱抢风头”,片面看问题,割裂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坏事物的整体和谐。

⑤矛盾具有特殊性,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疯狂克隆”使城市失去了自身的个性魅力,“盲目国际化”超越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争夺名人故里,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风行,原本很少人关注的乡土名人顿时成为“香饽饽”。各地深挖名人资源,借名人之名举办的节庆活动、祭祀庆典、招商项目,以及建设的文化园区、文化广场等数不胜数。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10年7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甄别,对于有争议、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宣传。

材料二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灿若群星、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为当代人服务。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你对争夺名人故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各地从自己本地的经济利益出发,争夺名人故里,是不同的利益立足点所致。②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名人故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利用这一遗产优势发展本地经济,能为地方实现GDP的创收。③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争夺名人故里,是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快速发展为纲的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这种价值观不利于经济发展。

(2)①坚持联系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②坚持全面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③坚持发展的观点。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提出的“GDP质量指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并非只考虑资源与环境代价(自然资本),也平衡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还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 请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用唯物辩证法某一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2)①运用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GDP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不能只统计经济增长,还要将资源与环境代价、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等纳入统计范畴,因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乃是整体的一部分,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二者相辅相成。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的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GDP来说,要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就不能只统计经济增长,还要将资源与环境代价、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等纳入统计范畴,因为这些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②运用发展的观点。发展是指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GDP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我们对它的认识从唯GDP论,到绿色GDP,再到“GDP质量指数”,这一变化和发展反映出我们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上升过程;发展是指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GDP质量指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还考虑了资源与环境代价、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等因素,反映出我们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认识有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上升和前进性质的变化,是认识的发展。③运用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存在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GDP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不能只强调经济增长这一方面而忽视资源与环境代价、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等方面,要全面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求用全面的“GDP质量指数”来衡量国民经济的增长。(言之有理亦可。)

下一知识点 : 发展的实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发展的普遍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