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金额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区委员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暂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金钱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

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不能忽视、割裂它们的之间的联系。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建设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长远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污染严重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弊也有利,但弊是主要方面,因而不能为一时之利去建这种企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2008年11月5日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2010年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请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这次央行加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物质与意识关系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从今年2月份开始,CPI指数迅速走高,实际利率进入负区间,已持续8个月。经济环境与一年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加息政策,必将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不断地调整。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国不同阶段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材料二:这是我国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至2008年12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     2008年5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材料一的图表说明国家利用了什么政策调控经济的?并分析国家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二表明政府行使了什么职能?政府为什么要行使这一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央行启动加息政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说明国家运用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理论依据:当经济运行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时,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有利于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原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通过履行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有利于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多样的,这要求我们坚持联系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点。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就是坚持发展观的表现。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次加息就是在分析了当前阶段矛盾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正体现了采取不同的手段解决不同的矛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公开、透明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2011年5月至8月,中央90余部委按照国务院要求,陆续公开了“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招待费用]支出情况。“三公”数据的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政府要实行信息公开,公开“三公经费”。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③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公开“三公经费”是政府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的体现。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①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体现了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③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提高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来,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一次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为深圳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推动着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推动深圳特区科学发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②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③一次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为深圳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推动着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下一知识点 : 发展的实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发展的普遍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