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普遍性
- 共322题
基础设施薄弱是开发海岛的一个瓶颈。在岛上“轰鸣”了数十年的4台柴油发电机“休起了长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风能、太阳能为依托的智能微电网系统。这是中国首个基于海岛的兆瓦级“风光柴蓄”智能微电网项目。但有的地方台风机的运行遇到问题,波浪能也由于遭遇很多困难而暂停使用。海岛新能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问题。但不管怎样,它给海岛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正确开发海岛新能源。(10分)
正确答案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海岛新能源的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一定能成熟壮大。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考验。海岛新能源的开发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海岛新能源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利用开发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最终一定能解决困难。(每一点4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发展观,考生可以从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等角度作答,考生注意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考生首先要注意审题,确定考试的角度,本题角度是发展观,角度较小,考生可以调动该知识点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难度适中。发展观的内容:(1)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要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考验;(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
辨析: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10分)
正确答案
①“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质变的规定的。哲学上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2分)②但就此认为“质变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则是不准确的。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还有一种是由好变坏。因此,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即质变是新事物的产生。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发生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分)③“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的结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因此,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5分)
试题分析:该题是辨析题,要对题中观点具体分析,准确判断。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质变含义上来讲是正确的说法;质变是新事物的产生,混淆了质变与发展的区别,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观点是错误的;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忽视了量变的作用,是错误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6分)
材料二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学会“下围棋”,既有大局观和前瞻性,又要提前在关键部位布防,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要学会“弹钢琴”,既有先后次序,又有轻重缓急,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着力点,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全面改革过程中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下围棋”的哲学依据。(8分)
正确答案
(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全面深化改革要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奠定基础。(2分)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成事物的质变,才能实现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2分)③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2分)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遵循系统优化的方法,改革要有大局观和前瞻性。(2分)同时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有时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要搞好局部,提前在关键部位“做眼”,使改革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整体推进和关键突破相促进,学会"下围棋”。(2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2分)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需要恰当地解决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弹钢琴”。(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十分明确即“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该原理包括了三点:一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 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 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二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则体现这一道理;三是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由此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因此人民日报评论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说明在全面改革过程中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下围棋”的哲学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于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下围棋的要求,考生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一是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说明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重视局部;其次可以从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好次要矛盾。
2012年2月德化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德化在下一阶段将继续推动陶瓷业由“制造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变,提炼和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有“魂”有“脸”是重中之重。德化县将持续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打破“经济先行,文化后进”的旧观念,积极弘扬“崇文尚德、包容善化、传承创新、敢拼敢赢”的德化精神,塑造“用工有规范、薪资有保障、生活有关爱、精神有归宿”的富有凝聚力、创造力的企业文化,创新体制机制,以最大决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的乐园。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德化是如何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的乐园?(12分)
正确答案
(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化要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就要根据本地实际,推动陶瓷业由“制造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变,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2)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德化县要让企业有“魂”有“脸”,就必须抓好打造文化产业这个重中之重。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德化县将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打破“经济先行,文化后进”的旧观念,积极弘扬德化精神,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乐园。(以上三点只要答对其中两点就可得满分12分)
该题要求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进行分析,该部分原理主要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以及创新的观点。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创新的观点在题中能够较容易进分析出来。
(6分)“微公益”一呼百应,“微力量”细水长流。
2011年4月,网上发起了一项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旨在倡议每天捐赠三元钱,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让孩子们免于饥饿,专心学习。
借助微博这一平台,“免费午餐”活动迅速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不到半年,筹款近1700万元,86所中小学的一万多个孩子吃到了美味又营养的午餐。这种自下而上的慈善模式,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其中,慈善行为成为了“草根”阶层的道德竞赛,形成一股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自下而上的慈善模式如何形成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
正确答案
(1)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免费午餐”的慈善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群众之力做强公益事业。(3分)
②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需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2分)“免费午餐”的慈善模式借助微博平台,号召网民从自身做起,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最终形成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1分)
本题以自下而上的“微公益”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有关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哲理。分析材料可知,自下而上的慈善模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的哲理,其次,“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从而形成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回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准确找出体现哲理的关键词语,然后运用相关哲理对其进行分析表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