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普遍性
- 共322题
海恩法则是以德国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正确答案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略
(10分)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A市市委提出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科教兴市规划的建议,形成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草案)》。《规划》强调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同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坚决整治,对节约型、环保型、创新潜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大力支持。该《规划》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市委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在《规划》实施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A市科教兴市规划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正确答案
(1)发展观点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精神。A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体现了这一要求。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市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要求。(或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的原理。)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市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坚决整治,对节约、环保行业大力支持,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若回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亦可。)
略
材料一: 中国地质科学院发表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我国所有矿产资源都紧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资源浪费、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
正确答案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所以,我们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制定及措施制订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纲要》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发展的观点。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条件。②要用创新精神扶植新事物的成长。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重视创新,也符合发展观点。
本题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材料考查对所学辩证法的理解运用,注意设问“所学的哲学道理”,不仅局限于第二课知识。进一步培养全面审题、读题的意识和能力。
发展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或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本题型是课本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熟记课本知识是关键。
(12分)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
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活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演讲是如何引导西方民众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
正确答案
(1)引导西方民众,要把中国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了解中国的过去,理解中国的现在,看到中国的未来。今天的新中国,从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走来,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4分)
(2)引导西方民众,要明确中国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了很大发展,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4分)
(3)引导西方民众,要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中国不再封闭落后,不再贫穷僵化,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4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