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普遍性
- 共322题
几年前,天津开发区曾将一家投资上亿美元的纸制品加工项目“拒之门外”,理由是这个项目占地面积大、能耗高、排污多。多年来,天津开发区本着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老路的理念,已将上百个类似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一票否决”。正因如此,天津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和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都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天津开发区将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不能忽视、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建设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长远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污染严重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弊也有利,但弊是主要方面,因而不能为一时之利去建这种企业。
材料一: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
材料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得益于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毅然回国,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得益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材料三: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邓上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科技力不断增强,一大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正确把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我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我们要抓住时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弹一星”精神、“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等正确的社会意识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物质发展的方针政策。 ③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导,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加快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2007年12月21日,我国新型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下线,取名“翔凤”。它的下线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民用飞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民用飞机的研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先后研制过运七、运十、MD82、MD90—30等机型。但发展之路走得十分艰辛,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ARJ21有着许多亮点:经济性、舒适性、机场适应性、共通性。它与现有的150座次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序方面尽量保持共通,从而可以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对于ARJ21支线客机来说,总装下线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飞机要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很多步骤必须完成。预计ARJ21飞机将于今年三月份开始试飞,2009年交付客户使用。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新型支线飞机ARJ21生产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RJ21客机是由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民用飞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启示我们办事情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2)中国民用飞机的研制走过一段波折的道路。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3)我国新型支线飞机ARJ21生产,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又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启示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4)ARJ21与现有的150座次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在许多方面尽量保持共通,以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目标。
(5)我国新型支线飞机ARJ21生产从总装下线到开始试飞,再到交付客户使用的过程,启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 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 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材料一:德国民歌的纯朴、严谨,反映出德国人坚定、稳重的性格;俄罗斯辽阔的国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赋予了俄罗斯民族豪爽、乐观的性格,这种精神气质也在他们的民歌中体现出来;印度尼西亚民歌常常与“热带宝岛”自然风光相联系,风格明朗、抒情、飘逸……
材料二:2月2日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郎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要凝聚合作力量,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评价中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说明了中欧关系发展是健康的。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要求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凝聚合作力量。③事物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和局部的力量。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将会作出新的贡献。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坚定共赢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