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原子核与核技术
- 共44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不受原子所处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A项错误;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要放出光子,B项正确;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的红外线的穿透能力,C项错误;由于轻核聚变要释放能量,根据质能方程可知D项说法错误。
知识点
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正确答案
解析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答案A错;
;答案B错;从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而非正比函数关系所以C错;正确答案选D.
知识点
4.下列观点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保持一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电子在核外绕原子核旋转,故D正确,ABC错误.
考查方向
原子的核式结构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易错点
正确理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知识点
55. [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B.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C.在光电效应实验申,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D.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 E.一重原子核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小球以速度v0运动,与原静止的B小球碰撞,碰撞后A球以v=av0(待定系数a<1)的速率弹回,并与固定挡板P发生弹性碰撞,设mB=5mA,若要求A球能追上B再相撞,求系数a应满足的条件
正确答案
(1)BCE
(2)
解析
(1)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卢瑟福提出,故A错误;
B、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根据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则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B正确;
C、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故C正确;
D、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的规律,不是质量守恒,故D错误;
E、一重原子核进行α衰变后,其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E正确.故本题选BCE
(2)A、B碰撞过程中,以v0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av0+mBvB,A与挡板P碰撞后能追上B发生再碰的条件是:av0>vB,解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解得
所以α满足的条件是
考查方向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原子核的结合能;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题思路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卢瑟福提出;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结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频率与波长的关系;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以及金属本身有关;
(2)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抓住碰撞后A还能追上B,即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求出系数α满足的条件,结合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求出α满足的条件.
易错点
(1)掌握光电效应方程与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2)抓住碰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以及有机械能损失大于等于零进行求解.
知识点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选考题,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有半数发生衰变的时间,由原子核的种类决定,与温度等外界因数无关,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正确;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错误;
D、光的波长越大,根据,频率越小,故能量
越小,故D正确;
E、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总能量减小,故E正确;
考查方向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天然放射现象
解题思路
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总能量减小.
易错点
在物理学中,半衰期并不能指少数原子,它的定义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知识点
1.人类关于物质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但是不能说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A错误、C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中的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故B正确.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子有电量,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是原子物理学史问题,α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荷量的量子化
易错点
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象、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α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都是考查的重点
知识点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不能证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故A错误;
B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没有表明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故BD错误;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
考查方向
天然放射现象;粒子散射实验
解题思路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
易错点
理解玻尔原子理论,α粒子散射实验只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υ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 )。
(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在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
,在该核反应中,X表示什么粒子?X粒子以动能EK轰击静止的
,若EK=Q,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A
(2)越大;
(3);不能实现,因为不能同时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要求。
解析
(1)黑体辐射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A图正确。
(2)根据及
,越远,n越大,En越大(注意En为负值)。电阻动能
(注意E1为负值),可解得:
。
(3)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是。
知识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