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文出自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A军机处

B“十三行”

C五口通商大臣

D总理衙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

B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自主权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

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

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天朝”心态

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

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天津条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北京条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