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量守恒定律
- 共299题
21.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水平放置的光滑圆轨道,在轨道的B点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2的弹性小球乙,另一个质量为m1的弹性小球甲以初速度Vo运动,与乙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恰在C点发生第二次碰撞。若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m1: m2可能等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 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9.[物理—选修3-3](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被证实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层石墨烯分子排列紧密,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知道石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估算石墨分子的体积
C.石墨和石蜡都是晶体
D.利用石墨烯的强导热性可将内能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经历了图示A→B→C→A的循环过程,则( )
A.气体在状态C和状态A的内能相等
B.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一定放热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热
D.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30.[物理—选修3-5](1)据2011年3月14日法新社报道,日本核泄漏事故正在加剧,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可能已经出现“堆芯熔毁”现象,3号机组所用核燃料为铀和钚 ,下列关于该核泄漏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铀238俘获中子形成铀239,再经一次β衰变,可成为原子反应堆中的燃料钚239
B.钚的半衰期为24100年,则24100年后泄漏物质中钚原子的总数将降低为原来的
C. 衰变时放出的α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本领强
D.在核泄漏的地区由于受到大剂量辐射,会出现癌症、甲状腺病患者增多的现象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质量分别是ma、mb,两球在t1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29.[物理—选修3-3](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被证实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物质,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8. [物理—选修3-3]
⑴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正确答案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600px,在活塞的右侧300px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现将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取g=10m/s2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②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1)一细束复色光(含红、蓝两种单色光)沿P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观察到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为OQ、OR。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OQ一定是蓝光,OR一定是红光
B.OQ、OR都可能是复色光
C.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红光
D.OQ一定是复色光,OR一定是蓝光
(2)一列简谐横波上有A、O、B三点,OA间距离为4.0m,OB间距离为2.4m,以O为波源上下振动,振幅为0.2m,某时刻O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经过2s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0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
①求此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②以O点处在波峰位置为0时刻,画出B点振动图象。
35.(1)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量状态,则()
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2)如图2-4-6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mA=2kg,mB=mC=1kg的三个物体,用轻弹簧将A与B连接.在A、C两边用力使三个物体靠近,A、B间的弹簧被压缩,弹簧获得弹性势能72J,然后从静止开始释放,求:
①当物体B与C分离时,C的速度是多大?
②B、C分离后,弹簧可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3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8.[物理—选修3-3]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压缩密闭绝热容器中的气体时,其内能一定增大
B.只要满足能量守恒的物理过程,都可以自发地进行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当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2)如图喷雾器内有10 L水,上部封闭有1 atm 的空气2 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 atm的空气3 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 则针对喷雾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气过程是等压过程
B.打气过程是等容过程
C.打气过程是等温过程
D.打入空气后水面上方空气压强为2.5atm
29.[物理—选修3-5]
(1)普朗克在1900年将“能量子”引入物理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在解释下列哪组实验现象时,利用了“量子化”的观点()
A.氢原子发光现象 B.α 粒子散射实验
C.光的偏振现象 D.天然放射现象
(2)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弹簧两端固定小球A、B,质量比为mA:mB=1:2,用细线栓连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将细线烧断,小球A、B在弹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以向左为速度的正方向,A球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则B球对应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 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9.[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运动
C.有关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2)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砂,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取走细砂,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砂全都取走,则在此过程中_______ (填选项前的编号)
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
B.气体温度一定降低,对外不做功
C.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对外做功 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
30.[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发现了质子的存在
B.原子核的衰变中,放出的α射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C.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量减小
D.原子核的半衰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停放着两辆玩具小车A、B,其质量之比mA:mB=1:2,两车用一根轻质细线缚住,中间夹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车弹开,A车与B车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动量大小之比为1:2 B.动量大小之比为1:1
C.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速度大小之比为1:1
29.[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选项前的编号)
正确答案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8. [物理选修——3-3] (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o,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2)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③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④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29.[物理选修——3-5]
(1)已知介子、
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
或
反夸克 )组成的,它们的带电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①由u和
组成 ②
由d和
组成
③由u和
组成 ④
由d和
组成
(2)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 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象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A、B 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②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③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kg•m/s
④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保持不变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该种气体分子的大小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 m,活塞面积10 cm2,大气压强1.0×105 Pa,物重50 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 J的热量,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如何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多少?( ).
A.增大 50J B.减小 60J
C.不变 50J D.不变 60J 30.(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C的半衰期为5 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 190年
C.核反应方程:Be+He―→C+X中的X为质子
D.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4条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小球,其中甲球的质量m1=2kg,乙球的质量m2=1kg,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后乙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球发生正碰后,甲球静止不动,碰撞时间极短,则碰前甲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5m/s,向右 B. 0.5m/s,向左
C. 1.5m/s,向左 D. 1.5m/s,向右
2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8.[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A.布朗运动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分子的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D.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下列反映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理规律的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A.图(a)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B.图(b)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C.图(c)反映了气体的等压变化规律 D.图(d)反映了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29.[物理——选修3-5]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车的一端,相对于地面静止。当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时,人由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填选项前的编号)
A.人运动越快,车运动越慢
B.车的运动方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反
C.人在车上行走时,车可以相对地面静止
D.车的运动方向可以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填选项前的编号)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减少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原子的能量不变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加
28.[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正确答案
22.(1)如图所示,M、N、P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球的落点,O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入射球、被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