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读我国两省简图及其农业结构如下图4,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分别简析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2)经调查表明两省的耕地总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请说明导致乙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2分)
(3)谈谈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2分)
正确答案
(1)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3)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
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1)甲表示江苏省,位于东部季风区,地势较平坦;乙表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乙省的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一、生态恶化,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使耕地面积减少;二是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面积减少。
(3)甲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故主要通过实施城市的合理规划,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及加强政策、法律保护耕地。
读我国某省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发展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具体分析该区域采取“丘上林草、丘下农田”布局模式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地形
(2)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丘上适宜发展林草;丘下坡度较小,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本题考查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立体农业。
(1)山地立体农业是利用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而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是地形。
(2)山上林草,利于保持水土,山下农田,主要从山下的地形、水源、土壤条件分析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15。
资料二:见图16。
资料三: 见图17。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和 洲。(2分)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l993年, 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3分)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4分)
正确答案
(14分)
(1)非 亚 (2)C (3)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4) B C E (5)措施:①保护耕地;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④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⑤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略
(10分)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右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1)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6分)
(2)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很多专家持反对意见,试分析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0分)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6分,答出3条即可)
(2)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矛盾;造成土壤盐碱化。(4分)
试题分析:
第(1)题,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可从地形、土壤、光照、水源等方面分析。
第(2)题,水稻水稻是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该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另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因此很多专家对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持反对意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宁夏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2)了解宁夏发展水稻种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11分)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3分)
(2)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石嘴山经济转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分)
(4)长城是我国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写出图示区域段长城代表的地理意义。(4分)
正确答案
(1)相同点:①、②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①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②为黄土高原)(1分)
不同点:(①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1分);②地黄土覆盖,地表崎岖(沟谷地貌发育)(1分)
(2)种植业向北扩展(1分);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1分)
(3)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调整工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③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交通网;④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⑤消除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3分)
(4)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等。(4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①表示鄂尔多斯高原;②表示黄土高原,注意需要从“异同点”分析。
(2)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农牧业过渡地带,种植业边界逐渐向北扩展,导致植被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
(4)(古长城的地理分界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