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部分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个农业区它们发展的相同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影响甲、乙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分析丙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正确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1分)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2分)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2分)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1分)

(4)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租低廉;距海港近,商品经营。(4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农业比较。

(1)甲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为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丙表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比较。共同点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等。

(2)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3)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且纬度较高,位于半湿润地区,故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4)丙地农业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的区位因素:气候、土地、市场、交通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西藏年楚河河谷(如图)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正确答案

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作物(油菜)生长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本题应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回答。该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所以气温较低,农作物的生长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强,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右图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下图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6分)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8分)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6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2分),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2分),实现了经济的增长(2分)。

(2)(8分)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每点2分,共4分);

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风沙危害严重。(每点2分,共4分)

(3)(8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河流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开矿(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与水源枯竭(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1)此地的主要资源是煤,煤炭的缺点是发热效率低,污染严重。这种生产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把煤炭进行深加工,把生产的废弃废渣重新加工利用,这样,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③地位于宁夏平原,气候较干旱。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不利条件是降水少,季气温低,风沙危害严重。

(3)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去答。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上游宁夏和河套地区用水过多和当地开矿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的字母表示的农业类型有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则

A              B         C            

(2)图中牛奶—蔬菜带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其中果蔬、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这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正确答案

(1)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3分)

(2)市场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3分)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布局。(1)经济效益是决定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故乳畜业单位面积产值最高,适宜布局于离城市最近的区位(C处);B处为小麦、大米、棉花等种植业分布区则应为商品谷物农业区;C处为畜产品区即大牧场放牧业区。(2)牛奶、蔬菜带布局于中心市场附近,故反映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果蔬、花卉等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从美国东南部销售到东北地区,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高加索地区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大高加索山脉东西横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加索地区简图。

材料二:甲是里海沿岸的重要城市,夏季常有微弱海风。下表为甲城气候资料。

材料三:里海沿岸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甲城市的经济一直被石油所主导,主要重工业即为石油加工业和石油工业设备制造,目前我国与里海沿岸国家加强了经济联系。

(1)该地区位于亚洲和       洲交界处。图中乙河流的流向是       。(4分)

(2)归纳甲城市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甲城夏季有微弱海风的成因。(8分)

(3)中国与甲所在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分析甲所在国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优越条件。(6分)

(4)乙河流域是甲所在国最重要的粮食、棉花和葡萄产区。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简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欧 西北流向东南 (4分)

(2)冬暖夏热,全年降水少(4分)夏季里海温度较陆地低(2分),气压较陆地高(2分),风从里海吹向陆地。

(3)石油资源丰富;低价低廉;劳动力质优价廉;政府政策支持。(任三点,6分)

(4)荒漠化(沙漠化) 土地(土壤)盐碱化(各2分) 乙河流域大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光热丰富。(任三点,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或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该地是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处。乙右下方有一清晰等高线,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乙河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分析,甲城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最热月超过26度,总结出甲城的气候特征是冬暖夏热,全年降水少。甲城在里海沿岸,夏季里海温度较陆地低,气压较陆地高,所以风从里海吹向陆地,甲城夏季有微弱海风。

(3)读图判断甲城是巴库,是阿塞拜疆的首都。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地价低廉,劳动力质优价廉。为发展经济,有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吸引中国投资者。

(4)读图可知,该地位于亚洲中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由等高线分布判断该国山区面积广。乙河流域大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光热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形成了该国重要粮棉产区。但是该国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大规模农业生产,可能引发荒漠化或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下一知识点 : 混合农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