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二 某国国情
位置 亚洲西部
面积 1.4万平方千米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材料二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__。
(2)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
(3)该国大部分属于干旱的沙漠气候,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这是由于该国十分重视依靠__________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4)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__________。
(5)A、C两地乳肉畜牧业均较发达,但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__________;C__________。
(6)A地所在图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请列举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D地所在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以色列
(2)水源
(3)科技
(4)BD
(5)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 气候
(6)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蚕丝基地
(7)光热充足、地势平坦、有锡尔河和阿姆河河水进行灌溉
(1)以色列
(2)水源
(3)科技
(4)BD
(5)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 气候
(6)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蚕丝基地
(7)光热充足、地势平坦、有锡尔河和阿姆河河水进行灌溉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为界,东部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地处亚洲;西部地处欧洲,为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与中俄原油管道示意图”。
材料二 图是“某年份俄罗斯不同地区对外贸易比重”示意图。
(1)简要说明俄罗斯矿产资源特征。___ ___(2分)
(2)俄罗斯地形平坦,平原面积较大,但只有10%左右的土地用来种植农作物。限制俄罗斯土地开发的条件主要有___ ___。(4分)
(3)据图,与东北亚对外贸易额最大的是俄罗斯的__ __地区,其原因是__ __。(2分)
(4)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在边境贸易、___ ___等方面与邻近的东北亚及亚太地区进行深入的经济合作。(3分)
(5)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止于中国大庆,2011年1月1日正式启用。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地,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石油产量有所下降。简要分析中俄石油管道的建设,对大庆经济发展的影响。___ ___(3分)
正确答案
(1)种类多、分布广(2分)
(2)大部分土地资源的纬度较高,积温低;人口集中分布于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人口稀少,或人口密度较小)(4分)
(3)远东地区 距离近,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互补性强。(3分)
(4)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旅游(任答对2点给2分)
(5)为大庆提供能源、原料、维持大庆的持续繁荣(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3分)
试题分析:
(1)描述矿产资源分布应从种类和分布方面分析。根据图示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的图例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多,有煤、铁、油气、有色金属等;俄罗斯的东西部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俄罗斯平原面积较大,但大部分土地资源的纬度较高,积温低,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人口集中分布于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人口少。
(3)根据图示:与东北亚对外贸易额最大的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与东北地区距离近,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互补性强。
(4)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区域的开放性特征,便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在边境贸易、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旅游等方面与邻近的东北亚及亚太地区进行深入的经济合作。
(5)大庆属于资源型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石油产量有所下降,中俄石油管道的建设,为大庆提供能源、原料、维持大庆的持续繁荣。
正确答案
地形 水源 土壤 光热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是由于地形起伏大的影响;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这样的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江南丘陵的土壤为红壤,是一种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天然橡胶之所以能分布在热带是因为热带地区有充足的光热条件。
读“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四川是我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省份之一,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3)川藏铁路已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你认为修筑这条铁路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海拔较低,热量较丰富;湿润水汽可到达,降水较丰富;地势较低平,光照充足,有良好的灌溉水源。
(2)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也比较发达;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3)有必要。有利于对沿线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促进沿线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沿线市场发育、商业繁荣;有利于沿线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国防安全。
(或答)没有必要。地势崎岖;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气候复杂多样,寒冷、缺氧;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技术要求高、投入大,沿线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1)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影响因素。
(2)四川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优势从劳动力、市场、交通及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
(3)为开放性试题,结合题意,理由支持其观点即可。
材料一:粮食收获时最好的天气是晴天,以便及时晾晒。冬小麦播种前,如果有降水过程,利于土壤增墒,适宜播种和出苗生长。
材料二:
(1)图中C地区以北已经收获完成、以南地区适宜收获,但该地却为“较适宜收获”,推测发生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结合材料及两图信息,说明你的分析。(6分)
(2)图中P地区,纬度较低,但秋季粮食收获却晚于国内其它地区,请解释原因。(10分)
(3)图中B农业基地大多已由过去发展桑基鱼塘改造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原来的桑树被花卉、蔬菜取代。请简要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原因有降水天气出现(2分)。适宜收获的天气是晴天,仅为较适宜收获说明可能有阴天或强度不大的降水出现;右图指示该地区多为适宜播种,符合降水后适宜播种的条件(4分)。
(2)该地区纬度较低,10月末仍为生长期(2分)。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夏种较晚,收获较晚(4分)。其它地区因纬度高或海拔高,生长期较短,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收获较早(4分)。
(3)交通、市场:由于交通更加快捷,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扩大和变化(3分);科技、产品效益: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花卉、蔬菜的经济收益比种植桑树更高等(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粮食收获时最好的天气是晴天,以便及时晾晒。冬小麦播种前,如果有降水过程,利于土壤增墒,适宜播种和出苗生长”,右图指示该地区多为适宜播种,符合降水后适宜播种的条件,所以该地出现了降水天气,而适宜收获的天气是晴天,仅为较适宜收获说明可能有阴天或强度不大的降水出现。
(2)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P地纬度较低,10月末仍为生长期。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夏种较晚,收获较晚。其它地区因纬度高或海拔高,生长期较短,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收获较早。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市场:由于交通更加快捷,花卉、蔬菜的市场需求扩大和变化;科技、产品效益: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花卉、蔬菜的经济收益比种植桑树更高等,导致农业模式发生转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