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jk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j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中)( )
(3)说明jk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6年为2.2元/公斤,2001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阅读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图表资料,回答: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看,这里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是 。
(3)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生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
(5)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的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正确答案
(1)地势平坦广阔,土地集中连片
(2)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3)土壤肥沃
(4)价格低,质量好(出油多)
(5)①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②实施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③拓宽流通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④加快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本题是结合东北平原的实例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映了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思想。
[ ]
正确答案
√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主要是因为:A所在地区位于______,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______,形成____________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______________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观。
(2)图1中C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试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2中D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内陆 干旱 热带荒漠 季风环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混合农业 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季风水田农业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在纬度、地形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有关。
(2)C处在墨累—达令河流域,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3)D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下图为“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和“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系统图”(该农业生产中麦田、牧场、休耕地可以轮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所示山脉为____,河流为____。简述山脉、河流对该国混合农业发展的影响。
(2)该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最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对象是______国。
(3)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正确答案
(1)大分水岭 墨累河和达令河 该国的混合农业区墨累一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西部,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形成雨影区,灌溉成为这里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条件。墨累河和达令河可缓解农牧业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也为东水西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羊毛 英
(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F、E、C、A、B、D
墨累一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是该地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地采取了东水西调的措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对象是英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