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_____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喀什在城市
规划和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对________的传承和保护。
正确答案
(1)冰川积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径流与气温呈正相关),河流越到下游流量越小(蒸发、
下渗强烈)
(2)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冲积扇
(3)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4)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麓冲积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5)地处绿洲,农业基础好,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中国西大门),交通比较便利,南
疆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历史文化
下图为“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部分河流下游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限制图示山脉南北两侧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水注入甲、乙两湖,目前甲湖面积缩小,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干涸,试分析这一现象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季;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2)南侧:热量;北侧:水源
(3)河流上游人类过度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因此湖泊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 河流下游(与上游相比)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该河流上、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出B 处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说明C 处多沼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水文特征:①流量大 ②流速慢;外力作用:上游以流水侵入作用为主,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区位因素:①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②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③土层不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答出3点即可)
(3)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和婆罗洲等高线图(右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附近阴影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海港口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桥梁,但我国目前短缺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不足。试分析影响图中A港口吞吐能力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乙所在省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能源基地,为了加强该种能源的输出,当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右图中婆罗洲聚落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评价婆罗洲内河运输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浙江某开发商拟在婆罗洲承包土地种植橡胶,承包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请你利用所学农业区位等地理知识,帮助该开发商写出实地考察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冲积扇;当上游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A 港口是天津港,位于渤海,水位较浅;入海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不利于大吨位船只进入;冬季气温低,海水有结冰现象;天津港在渤海湾内,而渤海与外海交界出口小,有风浪。
(3)煤炭;①大力修建铁路,加强晋煤外运;②修建电站,加强西电东送
(4)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有利:婆罗洲终年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量稳定;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不利:河流短小,航程短;河流上游地区山高谷深,通航条件较差。
(5)①当地的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状况;②土壤质量情况,土地租金;③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的需求情况;④劳动力的素质及数量,工资成本;⑤当地政府的农业优惠政策;⑥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
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都处在一定的地带位置,一般说来,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那个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这种或那种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黑色区域所代表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试列举两例该区域成因不同的常见的地貌类
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带规律上看,A地区属于____________地带性,B地区属于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C地区
属于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3)描述图中D附近黑色区域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图中黑色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荒漠带;风蚀地貌:风蚀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沙丘、沙垄等(各举一例即可)
(2)非;从赤道向两极;由沿海到内陆
(3)东西狭窄,南北延伸,深受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同时,沿海又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4)有利:光照强,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不利:气候干旱,水分不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