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福建省地图”、右图“泉州市地图”。
(1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右图,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弱)酸性红壤,适合茶叶生长。
(2)北连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位置重要;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技术;有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相对低廉等。(任答6点)
(3)地处东南沿海,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地势北部、西部、南部三面高,东部低(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雨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任答4点)
(2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点: 。(4分)
(2)该地区每年夏季农业生产中引水灌溉任务重,是因该地区夏季常受 气压控制(2分)
(3) 抚河唱凯堤某处大坝曾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放大图为唱凯堤部分大坝示意图,图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溃堤的是 ,江心沙洲是由 作用形成。(4分)
(4)图中A、B、C三条铁路中,属于京九铁路的是 ,若在乘车北上时,A铁路东西两根钢轨中,磨损得比较厉害的是 (东轨、西轨)。(4分)
(5)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 、 等环境问题。(4分)
(6)甲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是 (农业地域类型);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10分)
正确答案
(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4分)
(2)副热带高压 抗旱(灌溉)(4分)
(3)a 流水沉积(4分)
(4)A 西轨 (4分)
(5)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夏季伏旱、土壤肥力低等(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6)水稻(2分)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地区的图例及河流流向判断:图示地区地形特点为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每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气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农业生产中抗旱任务重。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中的地势判断河流由东向西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流北岸受侵蚀严重,a处河道狭窄,河流流速快,容易产生溃堤现象。江心沙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4)经过南昌的为京九铁路,京九铁路为南北走向,所以A为京九线;向南运输的矿产资源较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铁路的西侧轨道受到的摩擦大。
(5)乙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夏季伏旱、土壤肥力低等环境问题。
(6)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面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及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
(2)突出变化: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 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以上。主要影响: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材料一:3月20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地产与旅游主题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国际旅游论坛的主题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变革”。“地产与旅游”作为海南未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为重要的两大产业,也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上午9时,来自国内外的政、商、学三界的相关重要人士陆续步入会场,一齐解读海南、把脉海南,共议海南未来发展大计。
材料二:1999年,我国海南省政府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策,海南岛应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热带海岛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的生活环境的省份。
材料三: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2001年2月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为世人瞩目。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凸显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共识。
材料四:下图为海南岛区域简图和博鳌镇景观图。
(1)A省界位于 (海峡),是我国的 (填边缘海或内海)。
(2)B处是 盐场,简述该盐场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南岛是冬季北京的蔬菜供应基地,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海南建省到提出建设生态省,正是经历了国际上 思想从提出到完善,到普遍接受乃至广泛认可的全过程。海南岛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应充分突出 和岛屿以及 特色。海南省的能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
A.水能丰富
B.油气资源丰富
C.太阳能丰富
D.煤炭丰富
(5)海口市突出的农业特色是_____________,说说与我国其他商品性农业基地相比其自然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博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试分析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琼州海峡;内海
(2)莺歌海;①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纬度较低,光照强,蒸发旺盛;③地形平坦开阔;④附近海水盐度较高。(至少答3点)
(3)水分; ①冬季,雨季已结束,降水稀少;②纬度低,光照强,蒸发旺盛;③该地常年都是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任答2点)
(4)可持续发展;热带风光;少数民族风情;B
(5)热带高效农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更充足;热带生物资源丰富,与其它地方比较有季节差和品种差。
(6)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①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②博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③地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云南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云南省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 。(4分)
(2)路南石林位于昆明市东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该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分别是: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4分)
(3)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称,普洱茶色泽褐红,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请简述普洱茶在该地生产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
(4)昆明有“春城”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原因是 。(4分)
(5)近年来,昆明市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分析昆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西北高,东南低;(2分)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2分)
(2)地面抬升(2分) 流水侵蚀(2分)
(3)终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云雾弥漫;(2分)土层深厚、土地肥沃;(2分)无污染,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2分)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茶叶制作技术好。(2分)
(4)纬度低,(2分)海拨高;(2分)
(5)政府政策支持;(2分)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对外交往较多;(2分)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2分)交通条件较方便,劳动力丰富。(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判断,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2)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但是流水只能侵蚀地势高的地方,所以要有内力作用将该地隆起,使地面抬升,然后再受到外力作用,被流水侵蚀。
(3)该地位于低纬,受海洋水汽影响大,终年热量充足,雨水丰沛、云雾弥漫,气候适宜茶树生长。该地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地形起伏,有利于排水,利于茶树生长。该地区交通不便,工业少,无污染,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茶叶制作技术好。这些是此地名茶的优势条件。
(4)昆明纬度低,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不冷。海拨高,所以夏季不热,成为春城。
(5)昆明发展第三产业有政府政策支持。昆明地处我国西南边境,对外交往较多,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该地交通条件较方便,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有利于服务业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