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和图表完成下题。(14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6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3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5分)

正确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2)(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 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判断该地区终年高温,降水量尤其集中于夏季,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分析。(2)地形特征应分析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并结合图示黄麻产区主要分布于恒河下游,可利于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流速等角度分析,注意对黄麻生产的有利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区域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主要知识内容的概括和整理,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注意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甲村发展资料

 

(1)近年来河口处海域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这反映出什么地理现象?(2分)

(2)该地拟建设港口,在A、B、C三地中选择在何处最合适?说明理由。(3分)

(3)甲村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有哪些?(3分)

(4)请从两类村办企业中选择一类进行评价。(2分)

正确答案

(10分)

(1)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1分),泥沙沉积量增大,海域变浅

(1分)。

(2)B(1分) 深水航道、避风港湾、港区广阔、靠近城区。(2分)

(3)自然条件:水热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社会经济条件:靠近城市,接近市场;交

通便捷。(每项1分,合理即可,必须有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3分)

(4)砖厂不合理:破坏耕地、造成大气污染。

糖厂合理:甘蔗制糖,近原料地。(评价1分,原因1分,共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21为世界某国等高线和经纬网分布图,

材料二 该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国家之一,拥有富丽而历史悠久的神殿、寺庙和城堡,映衬着冰川雪域以及五光十色的湖泊。秀丽的河山使它成为当今世界的“世外桃源”。

(1)简述该国自然地理特征。(4分)

(2)分析该国的农业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评价该国开发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4分)

正确答案

⑴地形以山地为主,北高南低;(1分)北部主要为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1分)森林覆盖率高;(1分)河流众多,主要为北向南流,水量丰富,落差巨大。(1分)

(2)农业中种植业比重较小(1分),林业和畜牧业比重较大。(1分)

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2分)

(3)有利: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和多样的旅游资源;旅游景点组合和集群状况好。(2分)不利:交通不便;配套设施的不健全;远离客源地;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低等。(2分)(有利与不利各回答两点即可)

(1)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农业结构的特征,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3)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从旅游资源集群状况,交通、客源地的距离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根据图中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及

易造成的危害?

(2)下表是该地区与黄土高原某地综合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区域可能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更严重,试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9分)(1)不合理现象:坡度为30°~50°的海拔较高的山坡开垦成旱地(滥垦);危害:导致该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2)水土流失 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量高,造成经济损失大;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流失后恢复困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图中数据表示年等降水量,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生产最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以及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特点。(8分)

(3)甲地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结合该地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区位因素。(10分)

 

正确答案

(1)总体上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西北沿海降水较多。(4分)

(2)商品谷物农业。土地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大;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每点2分计8分)

(3)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便利,信息通达度高。(10分)

试题分析:

(1)从图中读出美国东南部地区的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这是因为导致美国中东部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的水汽只影响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太平洋沿岸的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温和湿润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太平洋沿岸的南部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只在冬季受温和湿润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少。西部的山地高原因为四周高大山脉的阻挡,年降水量少。

(2)图中A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是冬小麦分布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说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阔,因此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是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又为农业高度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因此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甲地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纬度位置低,从表中资料看年平均气温高,因此热量条件优越是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表中资料看该地年降水量少,雨日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积累,农产品的品质好;交通运输发达、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信息通达度高,又为该地农产品远销美国各地乃至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该地降水少,且雨热不同期,水源不足,制约了该地农业的发展,但根据题目要求这些内容不必回答。

下一知识点 : 混合农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