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城市) ②           (河流) ③           (农业地域类型)

(2)③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特征是                            。该地发展此类

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要评价城市①发展的区位条件。

正确答案

(1)①休斯敦② 密西西比河③ 商品谷物农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3)墨西哥湾沿岸丰富的石油资源,阳光充足,环境优美,科技人才众多。

该题综合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发展条件等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山西、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属于_________(温度带)。发展苹果生产,气候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发展苹果、核桃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对苹果、核桃生产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苹果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是(  )

正确答案

(1)暖温带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国家政策(国家对退耕还林的鼓励政策),劳动力低廉

(3)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不足

(4)加大科技投入(或新品种开发,倡导绿色农业,无污染生产等)

(5)AB

山西、陕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要想治理水土流失,就要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发展经济林木是一条可行之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正确答案

错误

试题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较为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变化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问题。(8分)

在图中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在A处宜发展       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        ,耕地面积广大。(2分) 

(2)B处宜发展蔬菜生产,其自然条件最靠近        ,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          (2分)

(3)C处宜发展乳牛业,既靠近           ,交通便利,又靠近               。 (2分)

(4)D处宜发展            ,地形条件是                .(2分)

正确答案

(1)棉花  平坦  (2分)

(2)水源  市场  (2分)

(3)公路  市场 (2分)

(4)水果  丘陵(2分)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布局。

(1)A地距离城市较远,地价低,且地形平坦开阔,故适宜粮食作物种植。

(2)B地距离城市较近,便于销售,且靠近水源,故适宜蔬菜种植。

(3)C地距离城市较近,便于销售,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故适宜布局乳牛业。

(4)D处距离城市较远的丘陵地带,适宜种植水果,既可保持水土,又获得经济效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适应性强,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下,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1) 指出我国马玲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2) 指出马铃薯优势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马铃薯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3) 结合表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8分)

表1 :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情况比较

表2:(在答题纸表中作答)

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4) 简述该协议的实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5) 依据“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黔(贵)、(1分)宁、(1分)渝(1分)

(2)类型:滑坡、泥石流(2分) 

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1分)地质条件复杂,(1分)地势起伏大;(1分)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1分)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1分)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1分)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1分)

(3)

表4

甲:

乙:

(4)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2分)多种经营、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2分)增加就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2分)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2分)

(5)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2分)

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家肥施用比重;增加对薯农的财政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气象灾害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五点中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1) 根据图示:我国马玲薯分布面积的比重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黔(贵)、宁、渝。

(2) 马铃薯优势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滑坡、泥石流严重。

(3)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甲地生产特点和条件:

乙生产特点和条件:

(4) 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有利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多种经营、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

(5) 人类的地域联系的方式为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的主要措施有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家肥施用比重;增加对薯农的财政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气象灾害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下一知识点 : 混合农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