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3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6分)

正确答案

(1)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2分)  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2分)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答出2点得4分)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答出2点得2分)

本题考查湿地保护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

材料二 北京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大范围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一直持续到1月15日,近六天。北京这次的重污染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水平高。

材料三 北京市1月10日~11日PM12.5主要化学成分构成图

(1)据上图分析北京地区雾霾天气严重的人为原因。(6分)

(2)简述雾霾天气对人类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4分)

正确答案

(1)(6分)经济发达,汽车数量多;(2分)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粉尘和废气;(2分)冬季供暖期较长,排放废气多。(2分)

(2)(4分)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分)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2分)

试题分析:

(1)雾霾天气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低的天气。所以人为原因主要考虑哪些活动导致这些粒子增多。工业生产排放的粉尘、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1月份是冬季,居民取暖排放的废气,都使大气中灰尘、及各种废气粒子增多,导致雾霾天气严重。

(2)雾本身对人的健康并没有影响,但是霾是由许多对人有害的粒子成份组成,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然雾霾天气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的正常通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保护】(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霾的主要组成。冬季空气干燥,尤其进入2013年1月以后,随着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国74个城市从1月1日起公布PM2.5数据,在过去的十几天内,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从北方的石家庄、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汉,大半个中国浸泡在浓雾中。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原因:①冬季空气干燥;②冷空气势力的减弱,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③离西北沙源地近;④北方冬季烧煤供暖产生的废气;⑤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的废气;⑥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答对5点,即得10分)

试题分析:

题目中提供了霾的概念和形成条件:从资料中就可以看出霾是相对湿度不大----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空气干燥;霾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燃烧煤、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可能是风沙,也可能是扬尘。雾霾是空气运动速度慢,稀释和净化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2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6分)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4分)

正确答案

(1)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答出3点即得6分)

(2)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实施耕地环境保护。(答出2点即得6分)

试题分析:

(1)我国人口增长虽然是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仍然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快,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减少。

(2)保护耕地是保障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耕地的减少,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对违法违规占地的追究责任,对易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土地要制定质量保护措施。加强法律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我国河流一半污染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

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 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l/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

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4分)

(2)河流污染有什么危害?(6分)

(3)根据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谈谈防治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4分)

(2)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工业和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6分)

(3)一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二是建立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强管理,以管促治。(6分)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和治理。(1)河流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主要考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2)河流污染的危害主要从水污染影响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水生生物等方面分析。(3)治理措施主要从其产生原因入手,可从“减排”和加强“污水处理”两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中国区域环境问题防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