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B应该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C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D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12月1日,为纪念70年前一份文件的发表,海峡两岸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这份文件被认为是当今亚太秩序的基石。该文件是

A苏、中、美、英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中、美、英签署的《波兹坦公告》

C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

D苏、美、英签署的《德黑兰宣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发动政变,组织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国的兴衰》载:“由于那么多的国家请求美国提供贷款、武器和军事援助……这次轮到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各地的非正式影响已发展成为无法摆脱的更加正式的影响了,‘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时

B美国参加二次大战之后

C哈里·杜鲁门任总统之时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文化传统的对峙

B两种政治力量的对峙

C两种军事力量的对峙

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下列选项中对上述观点分析错误的是

A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B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

C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借口

D基辛格的观点纯属偏见,完全违背史实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其意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

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

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

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霄顿森林体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标志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后初期,美国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其表现不包括( )

A建立北约组织

B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C发动朝鲜战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提出杜鲁门主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撕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C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D揭开了“热战”的序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从罗马帝国衰落后的1502年中发生的事情看,只有罗马帝国衰落一事可与之比拟……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①欧洲衰落②德国分裂③美苏争霸④日本崛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