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5年问,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 .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注:+为顺差   -为逆差

——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据材料一、二,请回答

(1) 20世纪50 ——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组缓慢,西欧、日本经济增长较快。

(3)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了,它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两极格局受到严重冲击。

(4)经济发展对政治影响巨大,或经济发展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或经济格局多极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有线新闻网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师的话说,“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十几年里仍然将保持以8%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只有1%。用不了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成为日本的两倍。”美国有线新闻网还报道说,尽管中国目前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迟早将取代美国的位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材料二  当年日本经济崛起给欧美国家所带来的震撼,一点也不比现在的中国弱。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更为突出。当时日本借助汽车和半导体业的异军突起,在制造业上已凌驾于美国之上。日本公司在此期间向全球扩张,在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游乐业等各个领域全面出击,不过几年时间,日本的海外资产急速攀升到上万亿美元的水平。

——程亚文《GDP第二:日本的前车之鉴》

请回答:

(1)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但未能变为现实,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今天取得GDP世界第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跃进”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使我国经济发展得以利用外资,拓展对外贸易,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经济经验;采取正确的外交政策,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为经济建设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科技支持。

(2)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在放松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的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与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由扶植变为扼制,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打压日本经济,使日本经济损失惨重,并出现了20年的经济停滞。

(3)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侵略战争失败;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管制日本。

(2)促进日本非军事化,民主化;使之符合美国的要求和利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的还有哪些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美国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2)因素:政治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革命:工业革命。影响:20世纪初,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被侵略和被奴役地区带来灾难和痛苦;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3)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4)影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力量: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中国的迅速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的还有哪些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美国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2)因素:政治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革命:工业革命。影响:20世纪初,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被侵略和被奴役地区带来灾难和痛苦;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3)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4)影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力量: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中国的迅速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东欧各国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最终剧变。”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教训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实行改革开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带来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两极格局瓦解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新矛盾新冲突加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了《历史必修Ⅰ》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C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是不可遏制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D导致东欧剧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B多极格局形成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D两极格局瓦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