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共419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1)请按上述方式,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操纵国联宰割战败国(或者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也可给分)。第三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和以冷战为特征的美苏对峙格局。第四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实行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策,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年,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①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起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请回答:

(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在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共体总部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形势“起了根本变化”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针对这种变化,欧洲走向联合,其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并以此说明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到20世纪晚期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图一: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图二:发展中国家作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图三: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3)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或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欧盟的成立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日本试图“入常”、俄罗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的对外政策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得到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材料一所述政策的变化,美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20世纪70年代我国所处外交环境的变化,分析中央作出对外开放决策的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外交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原因:中日、中美正式建交,打破外交僵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调整: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特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举措:与各大国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东欧各国因照搬苏联模式,导致最终剧变。”东欧剧变给我们带来的主要教训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实行改革开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带来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两极格局瓦解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新矛盾新冲突加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了《历史必修Ⅰ》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C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是不可遏制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D导致东欧剧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B多极格局形成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D两极格局瓦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